让早产儿自由呼吸

2005-11-04 00:00

     日前,我院儿科先后为出生体重仅为1000克和1500克的两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进行了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预防性应用。这标志着我院儿科在危重新生儿的救治方面的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简称PS)是由肺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所产生,又称“减张素”。是一种复合磷脂,含85~90%的磷脂,8~10%的蛋白质,5%的中性脂肪及少量的无机盐。肺泡表面的活性物质位于肺泡及呼吸道内壁,具有降低表面张力和维持肺功能正常进行的作用。人类胎儿第24~26周原始肺泡仅有少量I和Ⅱ型肺泡上皮细胞,26~32周这两型细胞的数量和功能仍有不足,32周以后逐渐增加,第35周Ⅱ型肺泡上皮细胞产生PS的能力才迅速增强。因此35周前的早产儿由于肺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成熟不足,缺乏PS,加之胸廓软弱、气道狭窄容易塌陷,故易发生肺不张和肺泡内形成“透明膜”,造成“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RDS)而窒息死亡。此病的发生率与胎龄及出生体重有关。一些妨碍或延迟肺成熟的因素如:围产期窒息、缺氧、酸中毒、肺灌注不良、低温、胎儿水肿/糖尿病母亲的婴儿(IDM’S)、甲状腺功能低下、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等均可促使本病的发生,此外剖宫产、前胎婴儿有HDM史也是高危因素。由于睾丸酮可延缓PS形成,男婴发病率高于女婴。
     当确定PS不足是引起早产儿RDS的病因后,国外80年代末到90年代进行了一系列PS治疗RDS及其它PS缺乏性疾病,并且技术不断成熟,大幅度降低了RDS等PS缺乏疾病的病死率,减少了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气胸等严重并发症。2000年以后,国内应用PS日益成熟,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目前除对已发生RDS的早产儿进行治疗外,对低胎龄(<32周=和极低出生体重(<1500克=的早产儿生后立即给予PS预防治疗,可明显降低RDS的发生。对于严重的继发性PS缺乏,如重症肺炎、胎粪吸入综合征等也开始应用PS治疗。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PS有三种,分别为天然制剂、半合成制剂和人工合成制剂,其中以天然制剂效果最佳。但由于受到来源限制,价格比较昂贵。可以预计,随着新PS制剂的不断开发,高效、低价的合成PS将取代自然PS,在临床上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越来越多的早产儿将可以健康自由地呼吸。
更多我院平台二维码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