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研究新进展
2005-11-01 00:00
疼痛是机体对各种外源性和内源性的伤害性刺激通过神经系统的传递在大脑中产生的复杂的感觉体验。疼痛严重影响着人类的身心健康,并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仅在美国,每年就有100万人遭受中到重度疼痛的折磨,造成79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尤其是癌性疼痛和慢性顽固性疼痛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30%的癌症病人在确诊时都有不同程度的疼痛,随着疾病的进展,出现疼痛症状的人可达65%-85%。据统计,世界上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口患有持续性或慢性周期性疼痛,其中很多人因此终身残疾,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
目前,临床上用于镇痛的化学药物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以阿司匹林为代表的非甾体类消炎药,该类镇痛药的作用范围窄,仅对与炎症有关的轻、中度疼痛有效,且随剂量的增加,胃肠不适反应增强,并可诱发出血、消化道溃疡和穿孔等严重不良反应;另一类是以吗啡为代表的阿片类镇痛药,阿片类药物用于镇痛已有很长的历史,但所产生的药物成瘾的副作用给患者及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因此,非成瘾性强效镇痛药的研发具有重要的价值。
学术界和医药工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研究疼痛机制和发展新型镇痛药,并已经取得了一些令人鼓舞的进展,发现了一系列可能成为镇痛候选药物的化合物,如缓激肽受体拮抗剂、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代谢性谷氨酸受体拮抗剂、N型电压敏感性钙离子通道阻断剂、河豚毒不敏感性钠离子通道阻断剂、腺苷激酶抑制剂、大麻醇CBI受体激动剂、辣椒素衍生物及烟碱受体激动剂等。其中,以N受体为靶标的镇痛药物的研究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上世纪90年代,强效镇痛物质蛙皮素(epibatidine)的出现使研究者开始将脑N受体列入镇痛相关靶标的研究。蛙皮素是一种N受体激动剂,其镇痛活性为吗啡的200-500倍,而且不被阿片受体拮抗剂纳络酮所对抗。但蛙皮素的毒性大,其镇痛剂量接近致死量,因此影响了蛙皮素作为临床用药的研究。而烟碱氮杂环丁烷生物电子等排体ABT-594的出现再次掀起以N受体为镇痛靶标的研究热点。ABT-594通过作用于N受体,能有效拮抗小鼠及大鼠的急性热痛,持续性化学性和神经病理性疼痛,且其镇痛效果优于吗啡。ABT-594镇痛效能与蛙皮素相当,但镇痛剂量与致死剂量的距离比蛙皮素大5倍,副作用显著低于后者,且无阿片样成瘾性 。
虽然ABT-594和蛙皮素均为脑N受体的激动剂,但两者的镇痛活性和不良反应之间的分离程度差别很大。表明脑N受体不同的药理学亚型介导不同的生物效应。发现高选择性镇痛相关脑N受体亚型激动剂,是寻找非成瘾性强效镇痛药物中令人瞩目的研究方向。
目前,临床上用于镇痛的化学药物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以阿司匹林为代表的非甾体类消炎药,该类镇痛药的作用范围窄,仅对与炎症有关的轻、中度疼痛有效,且随剂量的增加,胃肠不适反应增强,并可诱发出血、消化道溃疡和穿孔等严重不良反应;另一类是以吗啡为代表的阿片类镇痛药,阿片类药物用于镇痛已有很长的历史,但所产生的药物成瘾的副作用给患者及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因此,非成瘾性强效镇痛药的研发具有重要的价值。
学术界和医药工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研究疼痛机制和发展新型镇痛药,并已经取得了一些令人鼓舞的进展,发现了一系列可能成为镇痛候选药物的化合物,如缓激肽受体拮抗剂、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代谢性谷氨酸受体拮抗剂、N型电压敏感性钙离子通道阻断剂、河豚毒不敏感性钠离子通道阻断剂、腺苷激酶抑制剂、大麻醇CBI受体激动剂、辣椒素衍生物及烟碱受体激动剂等。其中,以N受体为靶标的镇痛药物的研究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上世纪90年代,强效镇痛物质蛙皮素(epibatidine)的出现使研究者开始将脑N受体列入镇痛相关靶标的研究。蛙皮素是一种N受体激动剂,其镇痛活性为吗啡的200-500倍,而且不被阿片受体拮抗剂纳络酮所对抗。但蛙皮素的毒性大,其镇痛剂量接近致死量,因此影响了蛙皮素作为临床用药的研究。而烟碱氮杂环丁烷生物电子等排体ABT-594的出现再次掀起以N受体为镇痛靶标的研究热点。ABT-594通过作用于N受体,能有效拮抗小鼠及大鼠的急性热痛,持续性化学性和神经病理性疼痛,且其镇痛效果优于吗啡。ABT-594镇痛效能与蛙皮素相当,但镇痛剂量与致死剂量的距离比蛙皮素大5倍,副作用显著低于后者,且无阿片样成瘾性 。
虽然ABT-594和蛙皮素均为脑N受体的激动剂,但两者的镇痛活性和不良反应之间的分离程度差别很大。表明脑N受体不同的药理学亚型介导不同的生物效应。发现高选择性镇痛相关脑N受体亚型激动剂,是寻找非成瘾性强效镇痛药物中令人瞩目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