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超声影像的新技术----MicroPure技术的临床应用
2011-05-09 09:17超声诊疗科
MicroPure 是一种可以提取高回声微结构并增加可视度的影像方式,能够增加乳腺、甲状腺、睾丸等小器官的微小钙化的检出率,微小钙化好似夜空中飞舞的萤火虫而得名“萤火虫”技术。该技术能够提高乳腺、甲状腺、睾丸等恶性疾病诊断的特异性及敏感性。
微小钙化是甲状腺、乳腺癌的一个主要征象,有时是乳腺癌唯一阳性依据,约55~68%的甲状腺癌及30~50%的乳腺癌可见到微小钙化。微小钙化是由于癌细胞生长迅速,肿瘤血管及纤维组织增生,出现钙盐沉积,从而导致钙化微小钙化,钙化结节的直径≤2 mm,常规超声表现多呈针尖样、颗粒样、点状、砂粒样。砂粒样钙化几乎为甲状腺恶性肿瘤所共有,常是乳头状癌的特征性表现。病理组织切片中观察圆形或砂粒体样,直径60~100 μm。常规超声检查中≤2 mm的钙化点反映的就是病理组织切片中观察到的微钙化,但常规超声检查的微小钙化发现率较低。
MicroPure—萤火虫技术的应用,使超声医师能够快速、准确的分辨出微小钙化,在甲状腺、乳腺疾病的良恶性判断方面,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为患者早期诊断肿瘤提供了保障。“萤火虫”技术联合常规超声能够显著提高乳腺、甲状腺微小钙化的检出率。301医院李俊来教授的课题组研究结果显示其阳性率在乳腺中高于X线的检出率。
典型病例:
病例1
病史:查体发现右乳包块3天
超声检查:右乳可见一低回声灶,形态不规则,无明显边界,内回声不均。二维超声未见明显肯定微钙化声响图表现。“萤火虫”技术提示病灶内可见微小钙化。(如图)
超声提示:右乳占位,不除外Ca.
病理结果:右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理科医生仔细查找,切片中找到微小钙化
病例2:
病史:查体发现右乳包块2天
超声检查:右乳可见一不规则低回声区,边界不明显,向周围浸润,内回声不均质。二维未见明显沙砾样强回声。“萤火虫”技术可见病灶内见多个“强光点”,提示存在钙化
超声提示:右乳占位,考虑Ca.
病理结果:右侧高级别导管内癌,伴早期浸润。
病例3:
病史:超声查体发现甲状腺回声不均质。
超声检查:右侧甲状腺腺体回声不均质,回声紊乱,未见明显结节。CDFI:彩色血流紊乱。“萤火虫”技术可见病灶内见多个“强光点”,提示存在微小钙化。(如图)
超声提示:甲状腺腺体回声紊乱,见微小钙化
病理: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以上病例均来自山东省千佛山医院超声诊疗科应用此项技术诊断的恶性肿瘤的患者。此项技术在肿瘤的检出阳性率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