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枣核莫轻视 五类人谨防“卡壳”
2015-06-26 08:41内镜诊疗科
提到枣核,很多人会想起初中的一篇课文,即中国当代著名的作家和翻译家、富有传奇色彩的二战记者萧乾先生所写的《枣核》,文章通过故友托他从家乡给他带几颗枣核的故事,表达海外游子深切的思乡之情。
今天之所以想起写这个,是因为端午节三天假期,我们科不分白天黑夜,几乎没有人能完整休3天假期,竟然是为了取枣核,一共5位患者,都是卡在食管入口,从40多岁到80多岁,男女都有。上网一查,全国各地都有,人数还不少。看来,有必要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我查了查科里有记录的数据,内镜下取枣核的数量是逐年增长,单今年上半年的数量就几乎与往年总和相持平。病人年龄从20多岁的年轻人,到90岁的老人。中位年龄55岁。主要是卡在食管,也有卡在胃腔幽门前区的。就诊时间从枣核卡住数小时到几天的。
先说说枣核卡住的危害。食管有3个生理狭窄,即入口、主动脉弓层面、贲门。枣核卡在食管最常见于食管入口,其他层面也有,相对少见。枣核卡在食管,会刺入管壁,引起炎症、水肿,有些人采用土办法,如用馒头往下压、喝醋等,其实都无济于事,反而会使枣核卡的更紧,加重病情。这时病人会出现咽部或胸骨后疼痛,不能进食,甚至不能饮水。若不及时就诊取出,超过48小时,就有穿孔的风险。一旦穿孔,因部位不同会引起纵膈脓肿、脓胸等严重并发症。有些病人没有及时就诊,后来辗转来到我科,取出枣核可见脓液流出。如果卡在主动脉弓层面,则有可能刺破主动脉,导致大出血死亡。
除了食管,枣核还会卡在胃、肠。我们的资料中有卡在幽门前区的,因腹痛来就诊,行胃镜检查在幽门前发现枣核两头刺入胃壁。追问病史,患者才想起几天前吃过枣,但不知道把枣核吞下去。当把枣核取出后,可以看到很深的溃疡,并有大量脓液流出。和食管一样,如果在胃内时间过久也会穿孔,引起腹腔感染,这时就需要手术治疗。我们也看到过枣核刺破肠管引起腹腔感染、需要手术治疗的报道。所以,千万不要轻视这一个小小的枣核。
什么样的枣核容易卡住?从我们取出的枣核来看,长度都在3cm左右,追问病人,大部分会说吃的是新疆和田枣。我查了查和田枣,原产地山西太谷,后移植到新疆阿克苏,和田等地,因纯天然的环境与充沛的日照时间而使得和田所产的枣长势更好,营养更丰富,因此而得名。百度上是这样介绍和田枣的:果形大、颗粒饱满、果肉厚实、皮薄核小、营养丰富,口味更甜醇。我也买过、吃过和田枣,除了“核小”,其他的我都认同。以前交通、信息不发达,现在有了互联网,物流也发达了,以前不易买到的东西,现在点点鼠标或者在屏幕上划几下就能搞到。走亲访友带上几袋5A级和田枣,感觉挺好。所以被枣核卡的人也就越来越多。
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样的情况容易被卡住?第一,老年人。老年人一般牙齿不好,很多人装有义齿,使之感觉相对迟钝,并且,中华民族有不浪费的传统,所以会啃的比较干净,稍不留神,就可能把枣核吞下去。第二,中年人。这些人是带孩子的主力军。但孩子很调皮,上串下跳,打打闹闹。当大人正在吃枣的时候,孩子们有什么突发情况,一转移注意力,或一声呼喊,结果枣核下去了。第三,就是爱吃枣的。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第四,就是赶上重大的节假日或各种庆典的日子。如端午节吃粽子、腊八节喝粥、春节吃年糕等。第五,儿童。许多儿童喜欢吃枣,安全意识差,不小心也会误吞枣核,特别是幼儿还不会表达,如果大人没有及时发现,往往后果比较严重。
大枣富含维生素C、蛋白质、钙铁锌等矿物质,历来是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保健佳品,对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失眠、贫血等病人都很有益,亦是护肤美颜的佳食。但作为一名医生,有必要提醒各位读者,要认识到误吞枣核的危害,谨慎食用。出现误吞枣核时,停止进食,尽早就医,一般在内镜下可直接取出。不建议钡餐造影,因为造影至多就起到诊断的作用,却影响内镜观察,如果出现食管瘘,还有可能使钡剂漏入纵膈或胸腔。而内镜不仅可以诊断,还可以治疗,通过透明帽技术,不仅能有效取出枣核,还能尽可能防止食管被划伤。如果吞食枣核超过48小时,必须行胸部或胸腹部CT检查,明确枣核的部位,与周围器官的比邻,排除瘘等。
最后,衷心提醒各位,大枣有营养,享用需谨慎!
枣核卡在食管
枣核卡在幽门前
取出的枣核
今天之所以想起写这个,是因为端午节三天假期,我们科不分白天黑夜,几乎没有人能完整休3天假期,竟然是为了取枣核,一共5位患者,都是卡在食管入口,从40多岁到80多岁,男女都有。上网一查,全国各地都有,人数还不少。看来,有必要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我查了查科里有记录的数据,内镜下取枣核的数量是逐年增长,单今年上半年的数量就几乎与往年总和相持平。病人年龄从20多岁的年轻人,到90岁的老人。中位年龄55岁。主要是卡在食管,也有卡在胃腔幽门前区的。就诊时间从枣核卡住数小时到几天的。
先说说枣核卡住的危害。食管有3个生理狭窄,即入口、主动脉弓层面、贲门。枣核卡在食管最常见于食管入口,其他层面也有,相对少见。枣核卡在食管,会刺入管壁,引起炎症、水肿,有些人采用土办法,如用馒头往下压、喝醋等,其实都无济于事,反而会使枣核卡的更紧,加重病情。这时病人会出现咽部或胸骨后疼痛,不能进食,甚至不能饮水。若不及时就诊取出,超过48小时,就有穿孔的风险。一旦穿孔,因部位不同会引起纵膈脓肿、脓胸等严重并发症。有些病人没有及时就诊,后来辗转来到我科,取出枣核可见脓液流出。如果卡在主动脉弓层面,则有可能刺破主动脉,导致大出血死亡。
除了食管,枣核还会卡在胃、肠。我们的资料中有卡在幽门前区的,因腹痛来就诊,行胃镜检查在幽门前发现枣核两头刺入胃壁。追问病史,患者才想起几天前吃过枣,但不知道把枣核吞下去。当把枣核取出后,可以看到很深的溃疡,并有大量脓液流出。和食管一样,如果在胃内时间过久也会穿孔,引起腹腔感染,这时就需要手术治疗。我们也看到过枣核刺破肠管引起腹腔感染、需要手术治疗的报道。所以,千万不要轻视这一个小小的枣核。
什么样的枣核容易卡住?从我们取出的枣核来看,长度都在3cm左右,追问病人,大部分会说吃的是新疆和田枣。我查了查和田枣,原产地山西太谷,后移植到新疆阿克苏,和田等地,因纯天然的环境与充沛的日照时间而使得和田所产的枣长势更好,营养更丰富,因此而得名。百度上是这样介绍和田枣的:果形大、颗粒饱满、果肉厚实、皮薄核小、营养丰富,口味更甜醇。我也买过、吃过和田枣,除了“核小”,其他的我都认同。以前交通、信息不发达,现在有了互联网,物流也发达了,以前不易买到的东西,现在点点鼠标或者在屏幕上划几下就能搞到。走亲访友带上几袋5A级和田枣,感觉挺好。所以被枣核卡的人也就越来越多。
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样的情况容易被卡住?第一,老年人。老年人一般牙齿不好,很多人装有义齿,使之感觉相对迟钝,并且,中华民族有不浪费的传统,所以会啃的比较干净,稍不留神,就可能把枣核吞下去。第二,中年人。这些人是带孩子的主力军。但孩子很调皮,上串下跳,打打闹闹。当大人正在吃枣的时候,孩子们有什么突发情况,一转移注意力,或一声呼喊,结果枣核下去了。第三,就是爱吃枣的。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第四,就是赶上重大的节假日或各种庆典的日子。如端午节吃粽子、腊八节喝粥、春节吃年糕等。第五,儿童。许多儿童喜欢吃枣,安全意识差,不小心也会误吞枣核,特别是幼儿还不会表达,如果大人没有及时发现,往往后果比较严重。
大枣富含维生素C、蛋白质、钙铁锌等矿物质,历来是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保健佳品,对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失眠、贫血等病人都很有益,亦是护肤美颜的佳食。但作为一名医生,有必要提醒各位读者,要认识到误吞枣核的危害,谨慎食用。出现误吞枣核时,停止进食,尽早就医,一般在内镜下可直接取出。不建议钡餐造影,因为造影至多就起到诊断的作用,却影响内镜观察,如果出现食管瘘,还有可能使钡剂漏入纵膈或胸腔。而内镜不仅可以诊断,还可以治疗,通过透明帽技术,不仅能有效取出枣核,还能尽可能防止食管被划伤。如果吞食枣核超过48小时,必须行胸部或胸腹部CT检查,明确枣核的部位,与周围器官的比邻,排除瘘等。
最后,衷心提醒各位,大枣有营养,享用需谨慎!
枣核卡在食管
枣核卡在幽门前
取出的枣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