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夕阳更红艳——谈老年性耳聋的电子耳蜗植入
2016-05-24 14:24耳鼻喉科
电子耳蜗植入技术是进入21世纪后兴起的新的技术,该技术的应用使耳聋的治疗有了根本性的改变。电子耳蜗,又称人造耳蜗、人工耳蜗。人工耳蜗是一种替代人耳功能的电子装置,它可以帮助患有重度、极重度耳聋的成人和儿童恢复或提供听的感觉。随着生物医学工程等高新技术的出现,现在电子耳蜗成为目前全聋患者恢复听觉的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据统计,全球现在约有5万多耳聋患者使用了人工耳蜗。在我国大量的先天性耳聋的患儿,通过电子耳蜗获得听力,开口讲话,恢复正常生活。尤其近几年来我国对先天性耳聋的患者采取救助措施,使大部分聋儿都能获得救助。
然而,对于老年性耳聋的患者,我国很少给予电子耳蜗的植入。据统计,我国电子耳蜗植入的患者,成人电子耳蜗植入者不超过百分之十,这些成人中,老年性耳聋患者更少。而在西方国家,老年性耳聋患者植入电子耳蜗的非常多。笔者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访问期间,其所在的耳科中心,植入耳蜗的患者以老年性耳聋患者为主,最高龄的患者为87岁的老年患者。在整个美国,电子耳蜗植入的患者也以成人,尤其是老年性耳聋患者为主。因为相比来说,老年性耳聋患者发病率更高。
什么是老年性耳聋呢?临床上将老年开始出现的,双耳对称的,渐进性的神经性耳聋称为老年性耳聋。人体随着年龄增长会出现一系列衰老现象,老年性耳聋是因为听觉系统衰老而引发的听觉功能障碍。老年性耳聋的病因很多,包括基因、饮食、噪声等因素。常规的药物治疗等方法基本无效,轻度的老年性耳聋可以佩戴助听器治疗。但是重度的老年性耳聋患者助听器往往无效。需要指出的是,很多老年性耳聋患者大部分是高频下降,而低频还可以的。这就导致了很多老年性耳聋患者,能听到声音,但是不理解其意思,这是因为他只能听到低频的部分,而中高频听不到,所以其分辨率差。同时这种听力损失,在佩戴助听器时,由于低频损失轻,高频损失太重,因此助听器放大后无法兼顾,导致患者对助听器不耐受。很多患者不愿意戴助听器。这些老年性耳聋患者由于听力差,严重影响其与家人及社会的交流。同时由于与外界交流差,言语能力等逐渐退化,且外界信息难以进入,导致老年性痴呆的发病几率增加。
由于老年性耳聋的危害,因此美国等西方国家把电子耳蜗和助听器作为治疗老年性耳聋的主要方法,尤其是电子耳蜗,大量的应用于老年性耳聋的患者。近几年来,我国老年化进程逐渐加快,大量的老年性耳聋患者出现,由于各种原因,老年性耳聋患者植入电子耳蜗的屈指可数。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一、患者惧怕手术,其实电子耳蜗植入手术,是一个精细但不良反应很少的手术,因此患者大可不必害怕。二、经济原因。随着进口电子耳蜗的应用,其价格接近平民化,而且国产耳蜗已经非常便宜,大部分都能承担的起。三、意识问题。这是主要问题,从患者角度上认为老了就该耳聋的人大有人在,子女也对此不关心。同时很多医生也认为老年耳聋就耳聋了,不用治疗了。这些意识上的原因导致医生不给患者治疗,患者也不愿意治疗。其实无论是从生活质量还是从生活态度上,都应当去积极治疗老年性耳聋。
近几年来我科对老年性耳聋患者进行了一些电子耳蜗植入,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相比先天性耳聋患者,老年性耳聋患者为语后聋,因此能更快的适应电子耳蜗,更快的获得良好的听力。实践证明,老年性耳聋的电子耳蜗植入,和老年性白内障的手术类似,能够快速的恢复患者的感知。为了让老年人的生活更美好,让夕阳更红艳,让我们重视起来,为老年人恢复听力做出自己的贡献,用电子耳蜗恢复他们的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