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首例肺移植手术

2005-09-02 00:00

     日前,一例64岁双肺间质性纤维化、血氧交换功能严重障碍的终末期肺病男性患者在山东省千佛山医院胸外科成功实施了右单肺移植手术,成为亚洲年龄最大的单肺移植成功患者,这也是我省首例肺移植手术,术后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各项生命体征稳定,经过1个多月的精心治疗与护理,渡过了急性排异、感染、药物产生的毒副反应等道道难关,如期顺利康复,加上患者的密切配合与必胜信念,使其彻底摆脱了终末期肺病的困扰,准备出院。目前,病人的日常生活已基本恢复正常。每日清晨,患者都会来到病房楼前的花园中适度活动,呼吸清新的空气,享受夏日初升的阳光。
     患者几年前患上肺纤维化,肺纤维化是肺间质病变引起的一种顽固性疾病,病情进展快,由于长期缺氧,全身重要器官常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劳动能力,甚至基本的生活能力都不能自理。肺移植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然而,由于肺与外界大气相通,受外界环境的污染大,细菌感染机会多,并且肺本质脆弱,再灌注损伤比其他器官都严重,对于缺血时间的控制有严格要求,手术技巧要求非常高;长期的缺氧,心脏、肝、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进一步增加了手术的风险,术后病人的排斥反应强,感染发生率高,并发症多,因此肺移植的成功率远较肝脏、肾和心脏等器官移植低。1个多月前,患者带着希望,也带着对肺移植手术的担心和恐惧来到千佛山医院就诊,患者入院时胸闷、喘憋症状明显,平稳步行50余米即无法耐受,CT检查发现双肺纤维化明显,双肺弥散功能明显降低。考虑到患者已64岁,接近肺移植手术年龄要求的上限,手术风险高,难度大,胸外科的全体医护人员在蒋仲敏主任医师及臧琦主任的带领下,胸外科的全体医护人员并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经过与病人多次的交流,打消了病人的担心和恐惧感,使病人对手术的成功充满了信心。做好了充分的术前准备,制订了周密的手术方案,克服了患者年龄大,肺动脉高压等不利因素,及时手术并取得了手术的圆满成功。现在,病人与术前已大不相同,面色红润、容光焕发、而且原来的一头银发也在不知不觉中染上了丝丝黑色。
     手术获得了圆满成功,但术后仍面临着长期的药物治疗及其他意想不到的困难,在与病人的交谈中,我们获知,患者对以后的生活同样信心十足:“我已经创造了一个年龄的纪录,我还要再创造一个生存时间的纪录,我要告诉那些患有严重肺病的朋友们,只要你有信心、只要你有决心,就一定能够战胜疾病,享受轻松愉快的生活”。
    
     专家介绍
     蒋仲敏 胸外科专家,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副院长,胸外科主任医师,山东大学教授,中华胸心外科学会山东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肿瘤学会山东分会副主任委员。从事胸外科专业20多年,对胸外科各种疾病有丰富的诊断及治疗经验,在肺癌及食管癌的手术治疗方面有较高造诣。特别擅长胸腔镜下胸科微创手术,减少了手术创伤,减轻了患者痛苦。在省内率先开展了电视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除术治疗手汗症,已为多位患者解除了顽疾。近年来主持科研课题三项,分别获得省科委及卫生厅科技进步奖。发表论文30余篇,参编《胸部外科学》等论著多部,为省内外的同行提供了重要借鉴。
     门诊时间:周三全天
     咨询电话:13505315092
     邮箱:jiangzhongmin[at]sdhospital[dot]com[dot]cn
    
     小知识:
     肺移植是各年龄组中对进行性不可逆性肺部疾病的唯一有效治疗方法。1963年美国Mississippi大学的Hardy教授等首次进行了1例单肺移植手术,开创了异体人肺移植的历史。90年代肺移植大规模应用于临床。据2001年1月国际心肺移植学会(ISHLT)公布的统计数字,全球已实施肺移植13846例。近4年全球每年开展的肺移植均在1600例以上。肺移植术后3年、5年、9年生存率分别是:单肺移植为:58.4%、45.1%和23.0%;双肺移植为58.3%、50.0%和35.3%;心肺联合移植为50.4%、42.0%和31.2%。目前国内已有数家医院开展了此项工作,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手术技巧的提高、免疫抑制剂和新型抗生素的使用,肺移植工作的开展得到了国内胸外科医师们的高度重视,发展非常迅速,到2004年,已完成肺移植手术50余例,长期存活最长的一例超过6年。
     众所周知,肺移植手术治疗进行性不可逆性肺部疾病,并非能够达到完全根治,而只能延长病人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对病人的选择有严格的要求。通常的原则为:①患者确已用尽目前各种内外科方法不能治愈,从病变严重程度估计患者只能存活1~2年。②临床上患者呼吸困难、活动困难,病情不断恶化,常需吸氧。③年龄:双肺移植不超过55岁,单肺不超过65岁。④无全身系统的严重疾病,如肝、肾病变。左心功能必须正常。具备上述条件者应考虑采取肺移植手术。
     肺移植手术现已发展为单肺移植、双肺移植、心肺联合移植。主要适应证包括:①肺气肿;②特发性肺纤维化;③原发性肺动脉高压;④肺囊性纤维化;⑤双侧广泛的支气管扩张症;⑥晚期支气管肺泡癌或早期肺癌合并终末期肺功能衰竭等。一例特发性肺纤维化病人,手术前生活不能自理,稍微活动即感憋喘、心慌,接受了单肺移植手术后,恢复良好,清晨可慢跑步,有急事能骑自行车,基本同正常人一样,手术后已健康地生活、工作了6余年。这说明在这一领域中,如实施过程中的多学科默契配合、降低费用、妥善处理移植后的并发症及供肺的获取等工作已基本成熟。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从2001年成立了肺移植攻关组后,进行了大量的科学试验,并引进了先进的手术器械及监测设备,不断加强同上海、北京等有关医院、专家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今年医院又投入40万元资金支持临床工作。本例手术的成功,不仅创造了以64岁高龄完成肺移植手术的全国乃至亚洲之最,而且标志着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的综合实力及器官移植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更重要的是,手术的成功给众多终未期肺病患者带来了康复的希望。
更多我院平台二维码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