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神经内科介入工作再上新台阶

2010-05-27 00:00

     近日来,神经内科韩巨副主任医师连续独立完成急诊脑动脉瘤弹簧圈介入栓塞术、急诊基底动脉高度狭窄支架植入术和复杂大脑中动脉高度狭窄支架植入术,使我院神经内科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继续保持省内领先水平,进一步提高了我院的知名度。
    
     急诊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成功(5月7日)
    
     患者为67岁女性,突然头痛、头晕、呕吐起病,到我院就诊,唐吉友主任医师接诊后做脑CT证实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收入病房,由于病情重,随时面临再出血等致命风险,在家属做好思想准备和经济准备后,在介入诊疗科、麻醉科的密切配合下,成功进行了颅内动脉瘤急症介入填塞术,手术顺利,术后患者恢复理想,已经痊愈出院。目前我院继续保持省内各大医院神经内科唯一能独立进行脑动脉瘤介入栓塞的科室这一优势,经过这几年神经内科、介入科、麻醉科的工作磨合,该类介入手术已经进入很成熟的阶段。
    
     急诊基底动脉支架植入术成功(5月14日)
    
     患者为63岁男性,因为反复言语不能、四肢活动不灵入院,入院后紧急给予抗血栓药物但仍反复发作,做脑MRI证实枕叶梗死、基底动脉高度狭窄,再次给予强化抗血栓治疗,效果不好,并且次日病情明显加重,出现言语不清、肢体偏瘫,再次复查MRI见又出现新发的脑干梗死,由于患者基底动脉高度狭窄为本次发病的原因,一但基底动脉闭塞患者死亡的几率很大,介入治疗的指征很强,但是基底动脉急诊支架植入风险很高,极容易发生脑血管痉挛、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而危及生命,为了抢救患者的性命,关新华主任医师反复向家属交代病情,家属决定急症进行介入治疗,科主任张秀清也非常关注该患者的治疗,反复向韩巨副主任医师交代了注意规避手术风险等事项,然后在介入诊疗科李桂杰主任的协调下,王连祥副主任技师精心操作,孙洁副主任护师、常秋燕护士密切配合,麻醉科王月兰主任克服了人员临时不足等困难,由孙传玉主任主持麻醉,在全麻下成功进行了基底动脉支架植入术,术后患者狭窄解除,脑血流改善,术后次日病情即稳定,恢复迅速,仅一周就已经康复出院。这例急症基底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成功,表明了我院神经内科介入诊疗科、麻醉科绿色神经介入手术通道的运转高效。
    
     复杂大脑中动脉高度狭窄合并颅内椎动脉高度狭窄支架植入术成功(5月20日)
    
     患者为54岁女性,反复脑梗塞,即使应用了规范的药物治疗效果也不理想,发作次数逐渐频繁,言语不清,记忆力下降,本次入院后磁共振MRA发现大脑中动脉狭窄进展迅速,狭窄率由2年前20%进展到95%以上,另外合并右侧椎动脉和基底动脉交界处80%以上狭窄,该两处狭窄近端均高度迂曲,给介入手术入路带来很大困难,很容易出现脑血管痉挛等并发症,这种大血管一旦痉挛发生闭塞,必将危及患者性命,朱梅佳主任反复向患者交代了病情的严重性和危害性,患者和家属决定介入治疗。在麻醉科孙传玉主任、介入科张丽萍、徐希云副主任护师、张颂技师的大力配合下,在全麻状态下韩巨副主任医师带领助手陈建新硕士克服了入路困难等不利因素,首先对左侧大脑中动脉狭窄植入Winspan颅内狭窄专用自膨式支架,这是美国FDA唯一批准应用于颅内脑血管狭窄的支架,对椎动脉末端狭窄植入了国产颅内专用Apollo球扩支架,手术用时不到1.5小时,手术顺利,效果良好,术后6天已经康复出院。
    
     这三种典型病例的神经介入手术是目前国内神经内科介入手术的顶尖水平的代表,这几例患者介入手术的成功是一个单位介入实力的真正体现,标志着我院神经内科介入工作再上新台阶。韩巨副主任医师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精心操作,技术精湛,勇于进取。目前他保持着我省神经内科介入工作开展最全面、技术最成熟、并发症率最低的纪录,典型病例和手术经验在国内会议上交流,得到高度好评。
更多我院平台二维码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