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外科“浴血奋战”成功抢救腹主动脉瘤破裂病人1例
2011-06-10 10:43血管外科
血管外科于2011年5月30日收治女性腹主动脉瘤患者1例,为22岁的大学生,因“发现腹部搏动性包块7天,腹痛20小时,加重12小时”入院,入院后立即行主动脉CTA检查,证实为巨大腹主动脉瘤,瘤体约8cm,向左前方突出,几欲破裂,张曙光主任医师组织全科医师病例讨论后达成一致意见:患者腹主动脉瘤诊断明确,瘤体巨大,不对称性扩张,随时可能破裂,治疗指征确切;考虑到患者年龄小,为减轻创伤,拟行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后,积极联系腹膜支架,并排好介入手术日程;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随时做好急症开腹行人工血管置换术的准备。
6月1日早晨7点,张曙光主任像往常一样步入病房,突然发现值班医护人员忙碌着抢救病人,他过去一看,正是准备行择期手术的腹主动脉瘤患者,迅速查体后,立即做出果断诊断:腹主动脉瘤破裂。随即立刻通知麻醉科王月兰主任、侯明主治医师和手术室值班医护人员,准备立刻手术,同时电话通知于振海副院长,于院长马上跑步赶到,随后患者被推入手术室,此时血压已测不出;于院长亲自挂帅,血管外科、麻醉科及手术室医护人员全力以赴,分秒必争,浴血奋战,经过4个小时的手术抢救,成功完成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术,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醒,转危为安,经过术后综合处理,目前病情恢复良好。
腹主动脉瘤破裂的死亡率几乎100%,此例病人抢救成功,是血管外科的专业技术水平及抢救急症、危重病人能力的体现,是麻醉科对于抢救急症、危重病人的插管、麻醉、复苏等综合实力的体现,也是我院血管外科、麻醉科及手术室医护人员多学科合作抢救危重病人强大实力的又一次体现。
抢救完此例病人后,张曙光主任、李光新副主任等中午12点半来不及吃饭又成功完成一例门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手术。
![]()
腹主动脉瘤-------人体内的定时炸弹
腹主动脉瘤局限性或弥漫性膨出称为腹主动脉瘤,腹主动脉瘤其实不应该称为“瘤”,它是腹主动脉在病理因素作用下局部薄弱后发生扩张而向外膨出,仅仅是外观形似“瘤”,而并不是通常意义上所说的肿瘤,因而是一种良性疾病。
导致腹主动脉瘤发生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其他原因有创伤、感染,也可能是先天性的。腹主动脉瘤最常见的表现是上腹部或脐周的搏动性包块,有时会有隐痛或周围脏器压迫症状。腹主动脉瘤形成后,在动脉血流的冲击下逐渐扩张增大,直径大于5cm的动脉瘤破裂的机率将大大增加,动脉瘤的破裂将导致患者大量失血而死,因此,腹主动脉瘤被称为是“患者体内的定时炸弹”。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就是因为腹主动脉瘤破裂离开了他带领我们重新认识的时空世界;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泗光教授也因为腹主动脉瘤破裂去世。因此,一旦确诊腹主动脉瘤,原则上都应接受手术治疗或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