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刺激治疗术后结肠瘫痪症显奇效
2012-08-03 18:08省肛肠病医院
结肠瘫痪症(CPS)即慢性重度顽固性结肠慢传输性便秘。其病因很多,如:肠神经系统异常、消化道激素分泌异常、肠道平滑肌异常、肠道菌群失调、结直肠术后并发症等。其中肠神经系统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病理条件下的发病机制和结直肠术后并发症,在结肠瘫痪症的病因中占重要地位。该病治疗棘手,行全结肠手术切除后患者生活质量差。
7月16日我院肛肠科收治一中年女性患者,八月前因直肠息肉在省内某大型综合医院行腹腔镜结肠部分切除术,术后无便意,在无助便措施的情况下,无法自行排便,辗转多家知名医院,建议行全结肠切除术,但生活质量会受到极大影响。患者想尽多种办法,但效果差,双臂因长期刮痧出现大面积紫斑,并有严重的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自感走投无路,对生活几近绝望。后经四处打探求诊辛学知主任医师。入院后行未脱落吻合钉取出术并扩张吻合口,解除局部梗阻因素等治疗后效果甚微。辛学知主任分析,患者结肠部分切除术后出现便秘,应考虑结肠瘫痪症。遂给予我院特色治疗项目—骶神经电刺激治疗,以增强肛门括约肌及排便肌功能,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骶神经刺激治疗1次后,患者自觉肠蠕动明显、有便意;第3次出现成条软便,日1-2次;坚持治疗7次后规律排便,日2次,粪便成条且光软。现患者因顽疾祛除,喜笑颜开,解除了便秘的烦恼,焦虑、抑郁症状改善,治疗效果满意,出院时特写来感谢信表达欣喜之情和感恩之心。
有文献报道、实验室研究及临床实践资料证明,在重度的结肠慢传输便秘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基于肠神经系统功能不同程度的丧失或是完全瘫痪。有学者认为,刺激骶神经可以调节神经活动,恢复肠脑神经元间的动态平衡。这一病例的成功为CPS的临床治疗开拓了新思路和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