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外科利用3D打印技术辅助完成1例复杂高危颈椎手术

2016-11-16 14:26脊柱外科

    近日,我院脊柱外科1组利用3D打印技术,辅助完成一例高度复杂、危险的颈椎手术。目前,患者恢复良好,已经顺利出院。

    患者郭某,男性,76岁,因“颈部及四肢活动受限6年”来我院就诊。该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特发性弥漫性骨关节肥大症(DISH)、脑梗塞等疾病,身体状况较差。此前,患者曾就诊于省内多家医院,均告知有明确手术治疗指征,但因患者年龄大、颈髓受压极重、手术风险极高等因素而被拒绝施行手术。经过多年保守治疗,效果均不理想,病情逐渐发展,目前患者坐、站、行困难,生活不能自理,生活质量低下,患者极度痛苦。入院后查体显示,该患者强迫体位,脊柱僵硬,基本丧失活动功能,四肢感觉减退,行动笨拙,力量明显降低,需倚助步行器缓慢行走,活动范围有限。相关影像学检查示:颈椎退行性变:颈椎自C1至T1水平后纵韧带骨化肥厚,颈椎管重度狭窄,颈段脊髓重度受压;胸椎黄韧带骨化,胸段脊髓受压;多节段腰椎椎管狭窄。入院后患者积极要求手术治疗。脊柱外科张凯宁主任医师,任延军、邹德波、杨允副主任医师等讨论病例,认为患者手术风险极高,术中术后均可能发生截瘫、中枢性呼吸衰竭、神经功能无恢复等并发症;但是,不进行手术治疗,该患者将可能很快出现高位截瘫或中枢性呼吸衰竭,生命将受到威胁。手术治疗,将是挽救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质量的唯一途径。

    医学3D打印技术是利用患者的影像学数据资料,应用各种粘合材料建立和患者病变范围一致的模型,以便于进一步评估病情,模拟手术操作,甚至可作为替代材料植入人体内。该患者颈髓重度受压,手术操作复杂,手术危险程度极高,稍有不慎,可能会发生截瘫、中枢性呼吸衰竭等并发症,故术前必须做好手术规划,规避手术风险,并尽可能减少手术操作时间和出血量。手术前,脊柱外科利用3D打印技术,建立患者1:1颈椎模型,该模型直观形象的显示了颈椎病变程度及范围。利用该模型,脊柱外科探讨了手术的可行性和注意事项,设计好手术过程和步骤;同时,利用该模型,模拟了手术的减压、内固定等操作,提前测量了螺钉的长度,按照患者的颈椎曲度预弯了连接棒,这样,能够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风险。经过术前的精细准备,在麻醉科毕彦斌主任、手术室人员等的全力支持和配合下,经过近5个多小时奋战,脊柱外科按照术前计划,快速、准确、成功地为该患者实施了颈椎后路C1-T1椎管减压、植骨、枕颈融合内固定术。术后患者的脊髓功能在逐渐恢复,四肢活动较术前有较大改善。目前,该患者已经顺利出院,继续康复治疗。

    该手术的成功实施,展现了我院脊柱外科对于复杂、高危脊柱疾病的诊治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利用3D打印等新技术辅助手术治疗,也使我科临床治疗水平位于全国前列。



 
 术前影像学显示:颈椎管重度狭窄,颈髓重度受压,脊髓内出现异常信号


3D模型显示了病变范围,可以模拟手术操作,减少手术时间


 术中X片显示颈椎曲度良好,减压彻底,内固定满意

 
更多我院平台二维码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