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缝合打结从认识到重视

2018-12-24 11:59妇产科专业基地

    我们妇产科基地的缝合打结比赛今日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但是缝合打结的技艺是学无止境的,比赛结束并不是故事的结局而是新的起点和征程。

    今天的比赛,让我想起自己刚刚进入医院后,战战兢兢,小心翼翼的样子,在手术室里无处安放的双手,欲言又止的问题,瞻前顾后的操作等,简直像个“小傻子”。正是因为这种傻,才让我深刻的意识到自己基础知识的匮乏,实践技能的空白,学习领悟力的差。工作中也经常犯各种各样的错误,说实话自身的这些不足曾让我失望、懊恼、甚至沮丧过,虽然会时而犯错误,但是带教老师并没有采用“一棒子打死”而否认我所有的努力,会有耐心的指导我,告诉我哪一方面好,哪一方面不好需要加以改正。这种教学方式让我这种“自尊心强,脸皮还厚“的人会有种自责和内疚感,觉得自己不该犯这种错误,所以下定决心会杜绝自己再次犯相同或相似的错误;同时私底下同一问题向多个老师讨教,每位老师都能不厌其烦的教授。

    一、初识总是那么的猝不及防
    犹记得在手术台上第一次拿针线和持针器的时候,是和吕老师值班做急诊手术,当时吕老师说:“小金你来皮下缝合。”当时脑子“咣当 ”一声,一片空白,缝合打结本科操作肯定是培训过的,但是真正的活体操作还是从未有过的。战战兢兢、哆哆嗦嗦的拿起持针器,觉的它犹如千百斤重,感觉自己似乎得了帕金森综合征,针始终不能成功的夹到持针器上,当时一头冷汗,不知如何是好。纠结了一会儿只能如实交代自己从未活体操作过。当时吕老师接过我手里的持针器,一针针的教我持器手法,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而此后不久,吕老师就开展了缝合打结培训。正是因为在手术台上老师的一次“提问”让我像个“做错事孩子”般的体验。让我深刻的意识到其重要性,所以面对专门的培训机会,我异常的珍惜,回到家后自己买了一套器械,没事就拿出来练手,并把缝合的柚子、香蕉拍照片发给吕老师,向他提问问题。没想到吕老师能很快回复并指导我,在手术台上检验我的学习,再次发现我所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纠正。

    二、认识后的自娱自乐
    初始是因为不会而学习,慢慢的随着练习的增加,会喜欢上这种“学习”,闲来无事故意把香蕉剥的歪歪曲曲,然后把它成形,将其当成一种娱乐。而当时的认识还停留在只要缝合的漂亮就好的层面。

    三、再识已是学无止境的“魔咒”
    但是随着手术台上操作机会的增多,我慢慢的意识到,缝合打结并不是简简单单的漂亮就万事大吉的。虽然缝合打结是外科操作最“简单”基础的东西,但是里面的学问却很深。例如:针要用到灵活自如,一针扎下去出针点必须为你的目标点,不要反反复复的多次在同一点进针,那样会增加针扎进血管的机会,增加损伤和出血。皮下组织缝合时留的线头的长度有讲究,太长会增加异物排斥反应,不利于伤口愈合,但是也不应过短,过短会滑脱,导致出血或影响愈合。不同组织采用的缝合方式不同,打结的方法不同,线头的长度不同等都要求我们熟练掌握。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肚脐的缝合,在缝合脂肪层时,进针点距离表皮的距离、进针深度、针距等的不同,最终关系到患者肚脐是否能完美成形,完全隐匿伤口。因此如何针对不同部位,不同组织的缝合,做到操作准确、快速,有效恢复其功能,且具有美容效果。这是一门学问,是我在未来需要进一步学习、探讨的地方。

    这次比赛让我再次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心理素质差,对主任的监考,真的是紧张的不行,手抖个不停。操作还不是行云流水般的顺畅,且存在不足、如拉线太松、操作时没有摆好姿势,要有“范儿”,不能扭曲身体。应及时的处理自己的操作台,做到干净整洁。

    今后学习中的小期许:
    希望今后能多举办类似的比赛,例如常用手术器械的操作方法及握持方法。也希望今后能适当举办科室的团建活动,即愉悦身心,还能增加彼此的了解。                    

更多我院平台二维码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