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自体血最安全最省钱 患者不知情医生不用į图)
2011-05-27 09:035月25日
自从去年南方部分城市发生用血紧张局面,国家就一直在倡导患者尽量使用自体血。但记者采访中发现,不少人并不知道这个自体血怎么采、怎么用。医生的引导作用也没有相应发挥出来。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临床用血量还会继续上升,而献血人数的相应减少,临床对血液的需求会越来越高,如何建立良性的无偿献血长效机制,避免出现用血紧张局面?
自体血都是医院采集,一次花费仅百元
“国家的确鼓励患者自身储血和术中血液回收技术的使用,术前自身储血不是由我们来执行的,是医院输血科或者麻醉科来做,这个患者的血液是不需检测的。”省血液中心副主任朱永宝告诉记者。
省千佛山医院输血科主任刘小信告诉记者,在该院患者术前储血是由他所在的科室来做,但是目前医院里做得并不多。“之所以不多,和医生的意识不足有关系。医生就没往这方面琢磨。”刘小信告诉记者,一般来说外科手术之前,患者可以储备一些自体血以防手术中大出血,但是病人对此了解不多,再加上医生“不琢磨”,直接影响了自体血的使用。
据他介绍,目前我省正在制定《临床输血管理规程》,其中就对自体血的采集、使用等等有规范。“患者使用自体血,首先减少了感染传染病的风险、相对安全、经济,也能解决稀有血型的难题。”而随着临床用血量的增加、献血人群相对减少,刘小信认为,自体血的应用前景会更加广泛。
而同样,使用自体血也面临“窗口期”的问题,那会不会引发医患之间新的纠纷?刘小信说,医院会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去做,出了问题,具体事情具体对待。
刘小信告诉记者,患者使用自体血非常经济,一般是在术前一周或者半月采血,用得多的可能需要采两次,每次都是400毫升。术前采血一次收费70元,加上每天保存花费3元,一般一次用血患者只需花费100元。相比使用一个单位的外源血,费用只有1/3。
“现在用自体血的实在太少了,一方面需要你们的宣传,一方面医生也需转变观念。”刘小信说。
适用血液回收机患者仅有3成在用
省千佛山医院麻醉科主任王月兰说,在她的印象里,如果10个手术病人可以使用这个机器,目前山东能做到3个使用就不错了。“在北京上海的大医院,它的使用率达到百分之八九十。”
“使用这个机器,患者只需要花费一次性的耗材费用,进口耗材大约在1400元,国产的更便宜,相对于较大量的输血,对患者非常经济,且是自己的血,没有免疫反应、过敏反应等。”这个机器最大的好处,王月兰认为,除了安全经济,就是及时救命。只有医生的宣传跟上,转变输血理念,手术室配备相应的技术人员专门管理这个机器,它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