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闻网:小暑时节“桑拿天”来袭 营养专家:“清补”保健康

2011-07-07 08:457月7日

山东新闻网76日讯(记者 李虎)77日,迎来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从小暑起,气温将呈上升趋势,高温、高热、高湿的桑拿天开始袭来,市民要注意防暑降温。营养专家提醒,盛夏时节,公众要注意清补,多吃苦味和酸味食物,有助防暑。

 

小暑后,高温、高热、高湿的桑拿天很容易使人中暑。人的体温维持在37左右为正常,当高气温、高湿度、通风不良致使环境气温过高时,人体内会大量失水、失盐,并积聚大量余热,会出现机体代谢紊乱,此症状的发生就是中暑。中暑者会出现高热、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突然昏迷、呼吸不匀、血压降低等。

 

高温闷热来袭,如何预防中暑的发生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营养科主任杜慧真提示,要保持乐观的心境;在上午10点到下午2点之间最好减少户外活动,特别是老人和孕妇。外出时最好穿浅色或白色衣服。随身携带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防暑应急药品。

 

杜慧真主任特别提示说,中暑的病人都有低钾的现象。因此,小暑时节,为了预防中暑,应当多吃些含钾丰富的食物,如大豆、豌豆、红豆、毛豆、苦瓜等。

 

一旦发生中暑,该如何处理呢?应将中暑者迅速抬离高温现场,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口服藿香正气水或十滴水,或者喝些淡盐水、绿豆汤等。此外,还可将患者平卧在空气流通处,在太阳穴擦清凉油,并配合掐压人中、合谷等穴位5秒钟,严重者需进行人工呼吸和胸部按摩。

 

  小暑时节清补保健康

人体在小暑时节的桑拿天下,易出现阳热过盛、暑湿困脾、津液损伤等变化。杜慧真主任说,中医在小暑时节十分提倡清补,就是选用具有一定驱暑生津功效的食料,以补充人体的消耗。建议市民多吃苦味食品,适当补充盐分,有利于夏季的健康保健,同时预防中暑。

 

在夏季,酸性食物的肉、奶等摄入多了,人会比其它季节性格急躁和不安,所以多食用一些清淡的蔬菜和水果,其碱性可以调整人的脾气和情绪。苦味食品中所含有的生物碱具有消暑清热、促进血液循环、舒张血管等药理作用。

 

含有苦味的食品以蔬菜和野菜居多,如莴苣、生菜、芹菜、茴香、香菜、苦瓜、苔菜、丝瓜等。在干鲜果品中,有杏仁、桃仁、黑枣、茶叶、薄荷叶等。另外,啤酒、茶水、咖啡、可可等苦味饮料也属于苦味食物范畴。

 

  盛夏时节赤膊乘凉不凉快

盛夏时节,高温酷暑,不少市民喜欢光着上身乘凉,认为赤膊凉爽,其实未必如此。当气温接近或超过人的体温时,赤膊不但不凉爽,反而会感到更热。因为人的体温调节不仅靠皮肤蒸发,还和皮肤辐射有关。当外界温度超过37时,体温主要靠皮肤蒸发来散热;当气温继续升高时,皮肤不但不能通过辐射方式来散热,还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使人感到更加闷热。

 

  很多人喜欢在室外露宿,这种习惯其实十分不利于健康。杜慧真主任介绍,因为当人睡着以后,身上的汗腺仍不断向外分泌汗液,整个肌体处于放松状态,抵抗力下降,而夜间气温下降,气温与体温之差逐渐增大,很容易导致头痛、腹痛、关节不适,容易引起消化不良或腹泻。

 

更多我院平台二维码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