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专家称珠穆朗玛峰整体高度在降低
2005-02-24 00:00
记者近日从国家测绘局获悉,今年的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将在西藏登山协会的协助下,首次由我国专业测绘人员和专业登山人员合作,携带测绘仪器,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进行观测,利用各种探测技术找到峰顶岩石最高点,并精确测量雪深,在峰顶重新竖立测量觇标(一种测量标志)和观测棱镜,设立GPS观测设备,以精确测定珠穆朗玛峰高程。
在直接对珠穆朗玛峰峰顶进行观测的同时,测绘人员还将对其周边地区开展大规模控制测量工作,为珠穆朗玛峰高程的确定提供准确的起算依据,并通过分析研究近邻区域的40年观测资料,开展与珠穆朗玛峰高度位置变化密切相关的地球科学研究工作。
中国女登山队员将参与珠峰测量
为纪念中日两国女子登山队员首次登顶珠峰30周年,同时完成中国对珠峰高度再次测量的重任,中日两国女子登山队员今春将再次联合攀登珠峰。目前,中方队员正在西藏拉萨积极训练备战。
记者从西藏登山协会了解到,参加此次中日女子登山行动的中方西藏队队员有吉吉、拉吉、普布卓嘎、参木拉和桂桑。目前,5名队员身体状况良好。
新华社电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姚檀栋认为,尽管珠穆朗玛峰山体地质结构由于地壳运动不断以微小的速度在增高,但全球气候变暖,冰川密实化进程加快,导致珠峰整体高度在降低。
在去年年底召开的第四届青藏高原学术研讨会上,姚檀栋分析说,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俊勇等科研人员观测,珠峰顶部自1966年以来一直在降低,这些观测结果,可揭示过去几十年来珠峰顶部的降低原因。从1966年到1999年,珠峰顶部从8849.75米降低到8848.45米,总降低值为1.3米;如果按年降低值算,1966年至1975年间,珠峰顶部的降低比较快,接近每年0.1米,1975年至1992年间,降低过程减弱,只有0.01米;而1992年至1998年间,降低过程又快速增大,接近0.1米;1998年到1999年,达到了0.13米。
姚檀栋说:“珠峰顶部在短期内降低如此剧烈,肯定不是地壳运动的结果,只能从冰川对气候的响应去解释。实际上,从1992年开始的珠峰顶部急剧降低时期正好对应于气候急剧变暖时期。”
西藏自治区气象局有关专家对位于喜马拉雅山与拉轨岗日山之间的区域代表定日、江孜的气候变化趋势分析,结果显示,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所在的西藏定日地区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显著,西藏西部(定日一带)是西藏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区域,也是全球气候变暖最敏感的地区。
他说,在海拔8848米处,不存在冰川退缩导致的冰面下降,但冰川成冰作用过程的改变,则可以导致冰面的降低。现有的珠峰顶部最大雪深数据是2.5米,这是由意大利登山队用测杆法观测获得。由于用这种办法不能测得雪的真正厚度,更不要说冰的厚度,所以可以肯定地讲,珠峰顶部雪冰厚度远大于2.5米,可能在十多米到几十米之间。
在全球变暖以前,这一高度的冰川作用过程是在雪的自重力作用下的密实化作用过程,在这种过程下由雪变成冰是十分缓慢的。“全球变暖以后,由于气温上升,加速了由雪到冰转化过程,冰川的密实化过程加快,从而导致冰面的急剧降低。”姚檀栋肯定地说,“所以,从1966年到1999年,珠峰顶部总降低1.3米,并且继续在降低,应该是气温升高、冰川密实化过程的结果。”
新华社电 国家测绘局有关负责人近日告诉记者,国家测绘局所属有关单位目前正按照2005年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实施方案紧张地开展各项筹备工作,预计5月择机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进行观测。
1975年,我国测定并发布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高程:8848.13米。2005年,国家测绘局决定再次组织开展测量珠穆朗玛峰高程活动,并且将在对测量成果进行分析处理的基础上,确定此次测量的高程数据,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程序进行审批之后对社会公布。
按照计划,这次测量活动将在西藏登山协会的协助下,首次由我国专业测绘人员和专业登山人员合作,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进行观测。预计参加这次测量活动的测绘工作者和珠穆朗玛峰登山测量队3月进入西藏自治区开展测量工作,4月进入珠穆朗玛峰地区,5月择机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
在直接对珠穆朗玛峰峰顶进行观测的同时,测绘人员还将对其周边地区开展大规模控制测量工作,为珠穆朗玛峰高程的确定提供准确的起算依据,并通过分析研究近邻区域的40年观测资料,开展与珠穆朗玛峰高度位置变化密切相关的地球科学研究工作。
中国女登山队员将参与珠峰测量
为纪念中日两国女子登山队员首次登顶珠峰30周年,同时完成中国对珠峰高度再次测量的重任,中日两国女子登山队员今春将再次联合攀登珠峰。目前,中方队员正在西藏拉萨积极训练备战。
记者从西藏登山协会了解到,参加此次中日女子登山行动的中方西藏队队员有吉吉、拉吉、普布卓嘎、参木拉和桂桑。目前,5名队员身体状况良好。
新华社电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姚檀栋认为,尽管珠穆朗玛峰山体地质结构由于地壳运动不断以微小的速度在增高,但全球气候变暖,冰川密实化进程加快,导致珠峰整体高度在降低。
在去年年底召开的第四届青藏高原学术研讨会上,姚檀栋分析说,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俊勇等科研人员观测,珠峰顶部自1966年以来一直在降低,这些观测结果,可揭示过去几十年来珠峰顶部的降低原因。从1966年到1999年,珠峰顶部从8849.75米降低到8848.45米,总降低值为1.3米;如果按年降低值算,1966年至1975年间,珠峰顶部的降低比较快,接近每年0.1米,1975年至1992年间,降低过程减弱,只有0.01米;而1992年至1998年间,降低过程又快速增大,接近0.1米;1998年到1999年,达到了0.13米。
姚檀栋说:“珠峰顶部在短期内降低如此剧烈,肯定不是地壳运动的结果,只能从冰川对气候的响应去解释。实际上,从1992年开始的珠峰顶部急剧降低时期正好对应于气候急剧变暖时期。”
西藏自治区气象局有关专家对位于喜马拉雅山与拉轨岗日山之间的区域代表定日、江孜的气候变化趋势分析,结果显示,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所在的西藏定日地区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显著,西藏西部(定日一带)是西藏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区域,也是全球气候变暖最敏感的地区。
他说,在海拔8848米处,不存在冰川退缩导致的冰面下降,但冰川成冰作用过程的改变,则可以导致冰面的降低。现有的珠峰顶部最大雪深数据是2.5米,这是由意大利登山队用测杆法观测获得。由于用这种办法不能测得雪的真正厚度,更不要说冰的厚度,所以可以肯定地讲,珠峰顶部雪冰厚度远大于2.5米,可能在十多米到几十米之间。
在全球变暖以前,这一高度的冰川作用过程是在雪的自重力作用下的密实化作用过程,在这种过程下由雪变成冰是十分缓慢的。“全球变暖以后,由于气温上升,加速了由雪到冰转化过程,冰川的密实化过程加快,从而导致冰面的急剧降低。”姚檀栋肯定地说,“所以,从1966年到1999年,珠峰顶部总降低1.3米,并且继续在降低,应该是气温升高、冰川密实化过程的结果。”
新华社电 国家测绘局有关负责人近日告诉记者,国家测绘局所属有关单位目前正按照2005年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实施方案紧张地开展各项筹备工作,预计5月择机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进行观测。
1975年,我国测定并发布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高程:8848.13米。2005年,国家测绘局决定再次组织开展测量珠穆朗玛峰高程活动,并且将在对测量成果进行分析处理的基础上,确定此次测量的高程数据,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程序进行审批之后对社会公布。
按照计划,这次测量活动将在西藏登山协会的协助下,首次由我国专业测绘人员和专业登山人员合作,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进行观测。预计参加这次测量活动的测绘工作者和珠穆朗玛峰登山测量队3月进入西藏自治区开展测量工作,4月进入珠穆朗玛峰地区,5月择机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