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和执着去工作
2007-03-21 00:00
能够挽救病人的生命,是我最大的幸福
从踏入千医的那一刻至今,我从医已整整三十年了。
从医以来,我一直坚持着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老专家、老教授的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我注意在日常诊疗工作中发现问题、积累经验,时刻关注专业技术的新进展,自己的业务水平提高很快,逐渐得到了病人和同事的认可和信任。多年以来,只要遇到急危重症,无论是哪一个科室都习惯于找我去会诊和抢救,我也习惯了在危急的时刻承担重任、做出决定。无论白天黑夜,不管是放假还是休息,只要是接到电话便立即动身。因此,我经常行色匆匆地在医院里来回奔波,虽然很辛苦,但我感到满足。
我院准备开展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急诊介入治疗,医院成立了治疗小组,我被任命为专家组组长,我和同事们认真学习了每一个步骤,随时准备开展工作。我院开展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早期,在深夜遇到的第一例患者是一位将军。“万事开头难”,本来独立进行第一例手术就有压力,碰巧病人又是一位高级领导干部,如果不成功,影响会更大。当时病人患的是大面积心梗,情况危在旦夕。病人的儿子跪倒在地对我说:“主任,不要犹豫,一定要救活我爸爸!”面对这种情况,我顶住巨大的压力,决定为病人实施手术。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获得了成功。术后病人恢复得非常好,很快又回到了工作岗位。
在一次,我在深夜接到了骨科患者的会诊电话。当我急促地赶到现场后,发现威胁病人生命的原因不是心血管疾病引起的,而是呼吸方面的疾病引起的,这本不属于我会诊的范围,但看到骨科同事的困境和病人家属的心急的样子,我还是留了下来,组织有关人员会诊,并为病人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当病人的病情稳定后,骨科主任感激地说:“真对不起,半夜把你叫来,我看到病人危重,第一个想到的是你,没想到还不是你的专业。”我对他说:“你们在危急的时刻给我这么大的信任,我感谢你们才对。”有时候,我们对病人多一份付出,科室之间多一些合作,会解决不少看似艰难的问题。
为了病人,我宁愿付出一切
2003年,在“非典”肆虐的时刻,我被医院任命为“非典”诊治专家组的组长。在发热门诊,我对每一个疑似病人都要进行现场体格检查和讨论。如果需要省里的专家会诊,则要在凌晨1点。像这样的会诊,我们组织了50多次,有力地预防和控制了疫情。有一天,一位年轻的小伙子被救护车送到发热门诊。来院前曾因发热、咳嗽在小诊所输液,由于输液的过程中突发胸闷、呼吸困难被送到医院。经了解,他是从北京一所大学的正处于医学隔离状态的宿舍楼里逃跑出来的,回到济南后一直发烧,又不敢去医院,就在街道诊所输液,由于突发休克急送我院发热门诊。来自疫源地、高热、白细胞低——当时如果有x线诊断,就可认定是非典高度疑似病人。然而,当时病人处于休克,不能立即行x线检查,只能立即抢救,我们的神经立刻紧绷起来。作为医生,我深知给这个病人做诊治被传染“非典”的可能性极大,甚至要付出的生命的代价!但医生的职责同时告诉我不能有丝毫的迟疑。经过抢救,病人的休克症状逐渐好转,病情稳定了下来。一天下午,我的专家诊室里进来一位年轻人,放下挂号票之后一言不发。我问他:“你看什么病?”他回答:“我什么病也不看,我来看看你。”我很是疑惑,小伙子继续说:“我就是你救的那个从北京逃回来的发热病人,那时候你戴着口罩,我也戴着口罩,我不认识你,你也不认识我。但我知道是你冒着生命危险把我救了过来,今天我就是来看看你长得是什么模样,我会记住你一辈子的……”听到自己的病人这样说,我非常地感动和酸楚,我觉得,为了病人付出再多也值得!我对自己的职业也有了更强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我愿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医院的保健事业
2004年12月,为了进一步提升保健科业务工作水平,增加干部保健工作在本行业的竞争实力,医院任命我兼任保健科主任,全面负责管理保健科的工作。我从医院大局出发,服从组织决定,从自己心爱的心血管内科来到了保健科。来到保健科以后,我虚心学习身边每位同事好的工作经验,很快就融入到保健科这个集体之中,与同事们并肩工作。为了转变保健科病员少、团队凝聚力差、学科发展缓慢的局面,我从各个方面着手,进行科室内部改革。在病员问题上,我们从巩固原有基础出发,采取院前教育、主动宣传等措施不断开辟新的服务领域,包括对重点保健对象的保健服务。同时要求全体同事从治疗、护理到生活各个方面给病人以全方位的满意服务,以此来吸引病人、留住病人。经过两年的努力,保健科多年来床位周转过慢、病员不足的局面有了很大改观,科室床位使用率常年保持在110%以上。不但方便了病人,也为科室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有很多人认为,保健科就是老干部休息、养老的地方,没有什么专业发展的空间。因此,科室的大夫来的少、走的多。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进行了老年病学科建设,设立了老年病心血管病学科、老年病内分泌病学科、老年病消化病学科和老年病神经科等学科,为每一个大夫制定了专业发展方向,促进了老年病学科的发展。
30年的医师生涯让我悟到一个道理:既然选择了千医作为你的家,就要全身心去建设她和呵护她;既然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你就意味者选择了付出,只有付出才会有收获。一句歌词说得好——“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让我们以更多的付出,去换回老百姓的口碑。
从踏入千医的那一刻至今,我从医已整整三十年了。
从医以来,我一直坚持着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老专家、老教授的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我注意在日常诊疗工作中发现问题、积累经验,时刻关注专业技术的新进展,自己的业务水平提高很快,逐渐得到了病人和同事的认可和信任。多年以来,只要遇到急危重症,无论是哪一个科室都习惯于找我去会诊和抢救,我也习惯了在危急的时刻承担重任、做出决定。无论白天黑夜,不管是放假还是休息,只要是接到电话便立即动身。因此,我经常行色匆匆地在医院里来回奔波,虽然很辛苦,但我感到满足。
我院准备开展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急诊介入治疗,医院成立了治疗小组,我被任命为专家组组长,我和同事们认真学习了每一个步骤,随时准备开展工作。我院开展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早期,在深夜遇到的第一例患者是一位将军。“万事开头难”,本来独立进行第一例手术就有压力,碰巧病人又是一位高级领导干部,如果不成功,影响会更大。当时病人患的是大面积心梗,情况危在旦夕。病人的儿子跪倒在地对我说:“主任,不要犹豫,一定要救活我爸爸!”面对这种情况,我顶住巨大的压力,决定为病人实施手术。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获得了成功。术后病人恢复得非常好,很快又回到了工作岗位。
在一次,我在深夜接到了骨科患者的会诊电话。当我急促地赶到现场后,发现威胁病人生命的原因不是心血管疾病引起的,而是呼吸方面的疾病引起的,这本不属于我会诊的范围,但看到骨科同事的困境和病人家属的心急的样子,我还是留了下来,组织有关人员会诊,并为病人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当病人的病情稳定后,骨科主任感激地说:“真对不起,半夜把你叫来,我看到病人危重,第一个想到的是你,没想到还不是你的专业。”我对他说:“你们在危急的时刻给我这么大的信任,我感谢你们才对。”有时候,我们对病人多一份付出,科室之间多一些合作,会解决不少看似艰难的问题。
为了病人,我宁愿付出一切
2003年,在“非典”肆虐的时刻,我被医院任命为“非典”诊治专家组的组长。在发热门诊,我对每一个疑似病人都要进行现场体格检查和讨论。如果需要省里的专家会诊,则要在凌晨1点。像这样的会诊,我们组织了50多次,有力地预防和控制了疫情。有一天,一位年轻的小伙子被救护车送到发热门诊。来院前曾因发热、咳嗽在小诊所输液,由于输液的过程中突发胸闷、呼吸困难被送到医院。经了解,他是从北京一所大学的正处于医学隔离状态的宿舍楼里逃跑出来的,回到济南后一直发烧,又不敢去医院,就在街道诊所输液,由于突发休克急送我院发热门诊。来自疫源地、高热、白细胞低——当时如果有x线诊断,就可认定是非典高度疑似病人。然而,当时病人处于休克,不能立即行x线检查,只能立即抢救,我们的神经立刻紧绷起来。作为医生,我深知给这个病人做诊治被传染“非典”的可能性极大,甚至要付出的生命的代价!但医生的职责同时告诉我不能有丝毫的迟疑。经过抢救,病人的休克症状逐渐好转,病情稳定了下来。一天下午,我的专家诊室里进来一位年轻人,放下挂号票之后一言不发。我问他:“你看什么病?”他回答:“我什么病也不看,我来看看你。”我很是疑惑,小伙子继续说:“我就是你救的那个从北京逃回来的发热病人,那时候你戴着口罩,我也戴着口罩,我不认识你,你也不认识我。但我知道是你冒着生命危险把我救了过来,今天我就是来看看你长得是什么模样,我会记住你一辈子的……”听到自己的病人这样说,我非常地感动和酸楚,我觉得,为了病人付出再多也值得!我对自己的职业也有了更强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我愿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医院的保健事业
2004年12月,为了进一步提升保健科业务工作水平,增加干部保健工作在本行业的竞争实力,医院任命我兼任保健科主任,全面负责管理保健科的工作。我从医院大局出发,服从组织决定,从自己心爱的心血管内科来到了保健科。来到保健科以后,我虚心学习身边每位同事好的工作经验,很快就融入到保健科这个集体之中,与同事们并肩工作。为了转变保健科病员少、团队凝聚力差、学科发展缓慢的局面,我从各个方面着手,进行科室内部改革。在病员问题上,我们从巩固原有基础出发,采取院前教育、主动宣传等措施不断开辟新的服务领域,包括对重点保健对象的保健服务。同时要求全体同事从治疗、护理到生活各个方面给病人以全方位的满意服务,以此来吸引病人、留住病人。经过两年的努力,保健科多年来床位周转过慢、病员不足的局面有了很大改观,科室床位使用率常年保持在110%以上。不但方便了病人,也为科室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有很多人认为,保健科就是老干部休息、养老的地方,没有什么专业发展的空间。因此,科室的大夫来的少、走的多。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进行了老年病学科建设,设立了老年病心血管病学科、老年病内分泌病学科、老年病消化病学科和老年病神经科等学科,为每一个大夫制定了专业发展方向,促进了老年病学科的发展。
30年的医师生涯让我悟到一个道理:既然选择了千医作为你的家,就要全身心去建设她和呵护她;既然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你就意味者选择了付出,只有付出才会有收获。一句歌词说得好——“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让我们以更多的付出,去换回老百姓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