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康复新进展

2008-04-08 00:00

     “聋哑”是指出生后或幼儿时期便有严重听力障碍,不能听到声音,以致无法学习说话,或者虽已初步学会说话,以后因耳聋重新丧失语言能力者,便成为聋哑人。“聋哑”这个名词着重指出聋和哑是有机地联系、统一的。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哑”实际上并不是语言器官的中枢神经系统有什么病变,而是由于失去听觉的婴幼儿无法听到和辨别声音,以致失去了模仿、学习的可能性,不能独立地学会说话。“聋”是因,“哑”是果,所谓“十聋九哑”就是反映了听力障碍与语言障碍之间的因果关系。听力康复学(或者称“康复听力学”)就是要让聋儿复聪而不哑。
    
     听力康复学是临床听力学中的另一个重要分支,近几年发展迅速,助听器的改进和人工耳蜗的应用使众多的聋儿不聋已成为现实。在六、七十年代,听力康复的主要手段只有唇语和听力训练,随着科技进步,助听器成为康复听力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900年以来,助听器历经了电助听器、电子管助听器、半导体助听器及集成电路和可编程全数码助听器的发展历程。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助听器的体积逐渐变小,更加方便携带和美观。各种型号的助听器可以满足不同类型患者在多种声学环境下的听力补偿需要。骨导助听器为有部分残余听力但不能或不愿选择手术重建听力或因耳道狭窄、闭锁及外耳、中耳慢性炎症而不能佩戴气导助听器者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在20世纪的耳科学领域,最重大的突破是人工耳蜗的问世。它是一种模拟耳蜗功能的声电换能助听装置,对耳蜗生物电现象的认识推动了它的发展。早在五、六十年代,人们就开始了对人工耳蜗功能的探索性研究。1972年,House成功的将第1例单道人工耳蜗植入人体;1982年,双导联人工耳蜗在澳大利亚研制成功,并应用于儿童。目前人工耳蜗的电极数量已达24个,电极数量越多,对耳蜗刺激的位点就越多,激活的耳蜗神经就越多。国内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自行研制电子耳蜗,但到目前没有进一步发展。自1495年,我国引进国外产品,开展人工耳蜗植入术,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了这种手术,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手术也越来越规范。因小儿行为测听,言语测听及稳态诱发电位的发展,逐步完善了小儿术前及术后的听力评估,高分辨率CT及内耳MRI成像及三维重建对了解听神经发育,蜗管通畅程度等有重要意义,促进了手术的成功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十聋九哑”这一成语将成为过去,让我们盼望这一天的到来。
更多我院平台二维码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