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高原走基层 看医事访民生

2016-08-23 10:40

    在祁连县大冬树山的标志牌前,我们第三批援青队员中的五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一起照了张合影,难得的缘分,虽然都在医院工作,如果不是这样一个契机,我们可能面对面走过也不会相识,现在我们将带着共同的使命,在青海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为海北医药卫生事业贡献我们的力量和热情!山高水长,我们难得一聚,观摩结束我们将在不同的医院安营扎寨,潜心努力,兄弟们加油!


    这一次全州卫生计生工作现场观摩从8.8开始,历时4天,观摩巡查全州25所医院及防疫站,8所乡镇卫生院,海北州卫生计生委陈书记全程参加,所到之处认真询问,详细调研。我们赶上了一个好机会,利用这次观摩,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海北州整体卫生情况,对于下一步开展工作有很好的指导性。

 
    分管文教卫生的哈州长也亲临现场,和患者沟通和医护人员交流,实地调查了解医院具体情况。


 
    每所医院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来到祁连县医院正好赶上他们医院刚刚处理完一起群发车祸伤,随着近年来游客激增,各种高原病车祸外伤的增加也给医院提出新的挑战,急诊急救力量需要加强,一路走来所见所闻给了我很多思考,对于接下来的工作也开始在脑子里搭建构画。


 
    乡镇卫生院,是我以前没有到过的地方,这次观摩四县走了八家乡镇卫生院,深刻感受到基层卫生的重要性,目前政府对卫生院的支持力度还是挺大的,看规模看设备觉得比我想象的要好,但是卫生人员紧缺是个大问题,如何留人是困扰发展的重要因素。


 
    这也算职业病吧,在一家乡镇卫生院看到一个病人在自己调节输液速度,立刻走过去和他沟通起来,告诉他正确的输液速度,如何寻求帮助,这一幕让郭院看见了并拍了下来。


 
    藏医院是藏区独特的文化瑰宝。


 
    藏医院我原来没有了解接触过,但是从集中培训时在藏文化博物馆所见所闻,以及对藏医经典《四库医典》的简单了解,也让我对藏医藏药充满了好奇,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更加深入的探索藏医藏药。


 
    在海北州藏医院最让我震撼的是慕名而来的病人,仁青院长的医术在藏民中的口口相传,一天的门诊量有400到500人,看不完明天接着看,满走廊全是前来求医问药的患者,还有很多是从四川,甘肃,西藏专门过来的患者,仁青从医29年,接诊患者40余万人次,创新脉泻等藏医诊疗方法,研制“六味藏红花丸”等新型藏药,长期为贫困患者免费诊疗。他对待病人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让病人和家属从他的微笑中感受到安全、诚挚! 行大医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这也是跋山涉水来求医的藏民,我费了好大劲儿才能和他有个简单的交流,以后语言也是我将要面临的一个挑战。


 
    藏医院都有自己的制剂室,制药过程全部由医院工作人员完成,每年的7-9月,医院都会派工作人员带上行李干粮进山采药,大约在山里待上十天半个月的,采摘回来的草药再经过晒捡烘培制药到最后成丸成粉成剂,真心不容易。



    海北州是多民族聚集地,在医院里面也让我们看到了各民族人民和谐相处、彼此尊重。

 
    在四县卫生观摩结束以后,8.12在门源县召开了全州卫生计生工作推进会,会上各州县卫生主管领导汇报了上半年的卫生工作情况,陈书记对整个州卫生工作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提出十三五规划的工作规划,哈州长也对州卫生工作提出希望和建议,这也是我们第一次参加全州范围内的卫生会议,刚来就赶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一步的推进,让我们在实地考察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又知晓了州县卫生工作的整体布局,工作思考也愈加清晰。


 
    不知不觉中这已经是来青海的第三周了,通过第一周的集中培训,了解了青海的历史文化,宗教民情以及援青意义;第二周是到对口单位衔接报到,简单了解一下所在医院的具体情况;第三周正好赶上一年一度的观摩巡检,短短的一周卫生观摩结束了,四天四县25家医疗卫生机构8家乡镇卫生院,辗转在高山草原之间,一路颠簸一路收获,在行走中思考下一步的工作,在观摩中发现进一步提高的空间,累并快乐着,特别是佩上这一席圣洁的哈达,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全情付出,为30万海北人民的健康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更多我院平台二维码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