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意拳拳话共赢

2016-09-02 17:40广电门诊

    习总书记提出的不忘初心,两学一做正在广电门诊发酵!
    孙院长提出的做最好的人文医院在广电门诊如火如荼!
 
 
这里现在这么温暖了吗
   
     “这里现在这么温暖了吗?”这是心内科姚玉才副主任医师一进诊所说的第一句话。“是啊,既然时间、人员、金钱都搭上了,为什么不把工作干好呢?”这同样也是我们这批职工的愿望。 
 
    自2015年11月19日换班以来,我们全体职工就卯足了劲,转变服务理念,不求轰轰烈烈,只求踏踏实实地做点事情。在任勇副院长的关心和护理部、门诊部的直接帮助下,全体人员以门诊为家,努力做好本职,为广电职工、家属及周边辖区群众提供满意服务,赢得广泛赞誉,输送了病源,为医院和社区架起了美丽的彩桥,桥头堡的名称实至名归,较好的展示了门诊就是温暖的、贴心的、专业的大家庭。


 

 
 
 
这里越来越漂亮了
 
    “这里越来越像家了,比家还漂亮!”

    这几乎是每一位来到广电门诊的病患脱口的第一句话。“你看那墙上的壁画,绿油油参天大树,多有生机;墙底边的绿草坪、鲜花丛,还有那上下翻飞的花蝴蝶,就像我们又回到了童年;这里根本不像医院诊所,倒更像幼儿园;彭护士长,你更该去干幼师。”对诊所的环境布置,我们力求简洁、舒适、安静、安全,我们的宗旨就是:也许您没有看到,但您能感受到。


 
 
 
这里越来越专业了
 
    真诚用心的专业服务,是每位工作人员给来门诊所有病患的第一印象。干净整洁的工作服,发自内心的微笑,您还没有开口,就非常舒适的身在其中了。专业的首问负责,老朋友们闲聊时默默递上的一杯温开水,无论是询问病情、药物亦或是医院的专家,都会让患者得到满意的答复。门上贴着医师出诊表,更方便患者寻找专业医师;走廊墙上贴着有关健康教育的科普知识,方便了不同疾病的需求,老干部在等待就诊时得到相应的帮助。经常有来门诊的病患脱口而出:你们贴的这些知识太好了,为我们解决了大问题。考虑到老同志因花眼看不到或看不清楚字体,我们放大和加粗字体,有老同志反应还是不方便,我们就建立了“广电健康微信群”,主要介绍医院的发展和人文建设、专家特长和坐诊时间、健康科普知识等,得到老干部们的一致认可。


 

 


 
这里越来越有人情味了
 
    “不要轻易说不!”这是每一位职工的共识。职责范围内的事情有求必应,如果处理不了的或是有危险的操作,在充分说明的同时尽快转诊,不耽误病情又得到认可。比如:春节前夕,一位中年妇女伤着手了,急忙来诊所要求包扎,评估伤口后,嘱其立即到医院进行专业处理。几天后病人带着夹板来诊所换药,说:“缝了七针,亏了去医院了,要不肌腱受损手指会伸不开的,多谢你们了。”春节期间一连换了半个月的药并为其拆线,病人十分感谢。还如:有一位中年妇女患美尼尔综合征在我院急诊室注射两天,由于休息不佳症状加重强行出院,第三天要求在家打点滴(由于头晕下不了床),我们再三评估和说明情况,入户为其治疗并专人守候,病人十分满意。又如:有一个小孕妇需要打保胎针,家住七楼,不方便上下,要求我们入户治疗,一连20多天我们爬上爬下并了解病情,为其心理护理,孕妇分娩后专程来诊所感谢。

    再如:就连门口栏杆也会一尘不染——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每一个犄角旮旯,每一株绿植,还有最美笑脸墙,只要赏心悦目,只要病人满意,就不枉我们一天的八小时。即使我不在,即使您没有看到我,您的笑脸一直是最美的,我的心是和您在一起的。


 


 
 
感谢双方单位领导,为我们解决了大问题
 
     这是所有来诊所的病患最常说的一句话:
   
    “太方便了,不用几分钟就解决问题了,比上医院方便多少倍。这里看病又便宜,大夫又有耐心,花钱不多。”

    “去医院没有两个小时解决不了问题,光排队至少三个,就别说别的了。”

    “真是得感谢双方单位的领导,高瞻远瞩,为广电老干部和附近居民办了件大好事!”
 
    “我们遇到了好时候,感谢党,感谢领导,感谢国家!”
 
    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搭建彩桥,双方共赢!


 


 
    广电门诊就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会计曹慧银总是阳光灿烂的迎接每一位来门诊的老干部,不顾胃炎和怀孕对她的折磨,积极宣传医保政策,克服困难为老干部挂热门专家的号,能多说一句就不省略一个字,她是赢得口头表扬最多的一位。

    每天来门诊出诊的医师都是由大内科派,神经内科老主任关新华出诊无论多忙她都是耐心细致,甚至到输液室为病人把脉看诊。年轻大夫也非常注意人文医院的各项要求,主动沟通,微笑热情问诊,达到病患满意。老干部看着墙上贴着的人文科技大会召开的海报,真诚的赞叹:“你们医院本来就是最好的人文医院!”

    药师钱利民,工作不光是为病患拿药发药,还不时地讲解着药物的主意事项和副作用,赢得了老年男性患者的信赖,记得一次与老干部的闲谈中,聊起了医院血管外科的专家,钱老师满面春风一直介绍专家,约聊了半个多小时,老干部才满意的离开,并且每次来就诊必找钱老师聊一会,直到今年七月老干部放心的到我院血管外科住院做手术,一月余后再到门诊就医,不断夸奖医院专家水平高,医护、医技人员态度没得挑,为医院赢得美赞。

    我们五位护士姐妹团结一心,不对进门诊的病患说一个不字,他们提出要求尽量满足,由于技术设备有限不能完成的操作指明医院并联系好人员,让老干部对我们服务的连续性、负责制感到非常满意。

    在孙院长提出做最好的人文医院的同时,我们每一位职工也纷纷表态努力工作,做最好的人文科室,为广电职工和家属及周边辖区群众尽一份微薄之力,为省千佛山医院和省广播电视局架起一道美丽的彩虹,不忘初心造福一方!


 

 
 
 

 
更多我院平台二维码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