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孔子学堂”第一课开讲:向传统文化礼敬
2017-03-20 08:31党办
3月17日下午,人文医院系列讲座暨医院孔子学堂首场讲座在综合服务楼四楼报告厅举行。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长、秘书长王大千作为演讲嘉宾,以“医生的修养,一生的智慧——传统文化视野中的医务工作者”为主题,从孔子的曲线与时代的嬗变、如何造就良医以及孔子学堂如何成为医生的桥梁等方面,与医院众多一线医护人员及行政后勤员工交流分享了人文医院和人文医生精神。
“除了专业技能,医生还需要很高的人文修养。”王大千表示,现代社会医患关系常常被推向风口浪尖,本应并肩对抗疾病的医生和患者,却常常忽生怨恨。患者用“医闹”对抗医院,医院也不断想办法防止暴力伤医行为。而这与医院和医生的人文精神缺失有一定关系。
“其实无论哪个领域的大家,都建立在崇高的人文修养之上,例如屠呦呦、杨振宁、袁隆平等。”王大千说道:“历代医学大家更是一致认为,道德高尚是医师角色的重要特征,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能做医生,人文对于医学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他提出做一名良医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即“医者仁心”,两个基本点即对医术的“精”和对患者的“诚”。只有具备这两个基本素质,才能成为大医和仁者,即医术精湛、医德高的医家。
晋代名医杨泉在《论医》中指出:“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答理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即医生要有仁爱之心、要聪明、廉洁淳朴忠良。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医生要以人为本,勇于承担治病救人的社会责任,而不是一味抱怨社会风气。”王大千表示,医生与其他职业不同,需要具备更高的专业能力和情怀,“不怨天不尤人不迁怒不二过”。
《论语》中也记载了孔子对医生这一职业的看法:“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如果人没有恒心和毅力,无法成为医生,如果不能坚守道德底线,则早晚要遭受耻辱。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不仅要在上学期间付出大量的时间学习,还需要多年的临床经验积累,缺乏坚定的毅力是做不到的。”王大千说道,“其实‘医生’这个称谓就暗含了‘从医一生’的意思。”
王大千最后提出,医院要成为生命的大学,要吸取前人智慧,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生根结果,向传统文化礼敬。
孙洪军院长主持讲座并指出,作为精英群体医务工作者要敢于承担社会责任,要“有范儿”,这种“范儿”是由专业知识、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共同铸成,“医生不应自降身价,把自己仅仅当成是一种治病的工具,要做引领传统文化的使者,做任何事情都时刻想着患者,同时通过孔子学堂等载体的潜移默化,让患者成为人文患者,如此,传统文化必将在齐鲁大地生根发芽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并影响全省的医务工作者。”

“除了专业技能,医生还需要很高的人文修养。”王大千表示,现代社会医患关系常常被推向风口浪尖,本应并肩对抗疾病的医生和患者,却常常忽生怨恨。患者用“医闹”对抗医院,医院也不断想办法防止暴力伤医行为。而这与医院和医生的人文精神缺失有一定关系。

“其实无论哪个领域的大家,都建立在崇高的人文修养之上,例如屠呦呦、杨振宁、袁隆平等。”王大千说道:“历代医学大家更是一致认为,道德高尚是医师角色的重要特征,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能做医生,人文对于医学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他提出做一名良医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即“医者仁心”,两个基本点即对医术的“精”和对患者的“诚”。只有具备这两个基本素质,才能成为大医和仁者,即医术精湛、医德高的医家。

晋代名医杨泉在《论医》中指出:“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答理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即医生要有仁爱之心、要聪明、廉洁淳朴忠良。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医生要以人为本,勇于承担治病救人的社会责任,而不是一味抱怨社会风气。”王大千表示,医生与其他职业不同,需要具备更高的专业能力和情怀,“不怨天不尤人不迁怒不二过”。
《论语》中也记载了孔子对医生这一职业的看法:“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如果人没有恒心和毅力,无法成为医生,如果不能坚守道德底线,则早晚要遭受耻辱。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不仅要在上学期间付出大量的时间学习,还需要多年的临床经验积累,缺乏坚定的毅力是做不到的。”王大千说道,“其实‘医生’这个称谓就暗含了‘从医一生’的意思。”

王大千最后提出,医院要成为生命的大学,要吸取前人智慧,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生根结果,向传统文化礼敬。

孙洪军院长主持讲座并指出,作为精英群体医务工作者要敢于承担社会责任,要“有范儿”,这种“范儿”是由专业知识、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共同铸成,“医生不应自降身价,把自己仅仅当成是一种治病的工具,要做引领传统文化的使者,做任何事情都时刻想着患者,同时通过孔子学堂等载体的潜移默化,让患者成为人文患者,如此,传统文化必将在齐鲁大地生根发芽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并影响全省的医务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