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一区组织个案护理病例讨论

2018-01-26 10:08门急诊护理

    近日,在门急诊罗云科护士长的组织下,经过重症医学科一区江淑敏护士长和同事们的精心准备,一次别开生面的个案护理病例讨论在门诊三楼会议室举行,并邀请了护理部李云峰副主任、门急诊全体护士长以及护理骨干参加。

    首先由护理组长生联军汇报病历:85岁的患者李奶奶因“心源性休克、重症肺炎”收治我科,住院期间曾出现两次室颤、两次脑梗伴脑出血,病情十分凶险,治疗过程曲折复杂,经过三个月余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病情平稳、无一例并发症,顺利转至心内科继续治疗。



    江护士长要求大家根据此病例积极寻找关键点,总结经验,组织大家展开讨论。第一,从人工气道管理问题,尤其是气道湿化方面,大家各抒己见,并通过查阅文献指南并结合临床实践,从气道湿化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湿化的分度、湿化液的选择及方式等多角度进行了交流沟通并通过实践印证了在李奶奶整个人工气道湿化的管理中科室的做法是行之有效的。江护士长介绍了最新的一种气道自洁新技术,并考虑在科内率先试行,得到大家一致赞同。第二,就李奶奶的腹胀和腹泻问题,大家以疾病相关问题为切入点,综合分析讨论了出现该问题的多种因素,包括年龄、胃肠动力、胃肠粘膜水肿情况、肠内营养开启的时机、肠内营养制剂的种类选择以及输注管理。李云峰副主任补充了科室所忽略的一个影响因素即药物的胃肠道不良反应。腹泻问题的出现,引发的一个护理难点就是失禁性皮炎的预防和护理,科室通过加强翻身及时清理排泄物对皮肤刺激、涂抹皮肤保护剂、使用无刺激性湿巾等,避免了这一问题的出现。第三,就李奶奶进行CRRT治疗时,最佳抗凝剂选择及用量要求,大家通过对不同种类抗凝剂使用时优缺点的比较、机体代谢情况、凝血指标、与临床医生的沟通、价格情况综合考虑下,在李奶奶第一次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出现气管切开处渗血后改为枸橼酸抗凝,之后渗血减轻凝血指标下降继而又讨论了科室在行CRRT治疗时,近期出现管路凝血而致治疗停止的原因分析,提出了规范的管路连接方式,列为科室质控重点。

    在讨论过程中,有刚工作的新职工也有经验丰富的老护士,大家各抒己见、结合工作经验和文献支持,对各个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由于时间关系,两个小时后大家的激烈讨论不得不终止,但不止的是我们对于知识的探讨和分享。
更多我院平台二维码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