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可“复活”心肌——全景PET全心呵护
2020-09-30 17:52PET-CT中心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指出:中国心血管病死亡率居首位,约43.16-45.50%,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推算我国现存冠心病患者1100万,仍呈上升趋势。
冠状动脉支架介入及搭桥是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此类患者心肌长期处于血运缺乏的状态,血运重新开通后,心肌功能是否可以恢复,临床医生对此也缺乏把握。
心肌缺血后表现为3种情况:坏死心肌、冬眠心肌和顿抑心肌,其中,后两者心肌具有收缩功能储备,血供恢复后相应的功能活动可恢复,属于存活心肌。
准确识别存活心肌并选择性的进行血运重建,对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及疾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PET/CT心肌灌注/代谢显像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检测“存活心肌”的“金”标准。
可同时评估心肌血流灌注和心肌能量代谢情况,从分子水平检测存活心肌的数量,对确定是否需要冠脉支架或冠脉搭桥手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并且通过治疗前后代谢显像评估治疗效果,可以对治疗后心肌细胞活性恢复情况做有效评估。
典型病例1:
老年男性,劳累后胸闷、气短20余年,加重半月余。心电图示:ST段压低,T波异常;心脏超声示:左心扩大,左室壁运动不良,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减退,LVEF 22%。
▲冠状动脉造影示:三支冠脉多处病变,无法行冠脉支架介入治疗
▲18F-FDG PET心肌代谢显像 99mTc-MIBI SPECT心肌灌注显像
▲PET心肌代谢显像+SPECT心肌灌注显像:左室下壁、下侧壁、侧壁和前侧壁存在广泛心肌血流灌注缺损,占左室总面积23%,其中下壁、下侧壁及侧壁部分区域存在心肌代谢活性,即灌注/代谢不匹配区(白色区域),以RCA和LCX供血区为主,约占灌注缺血区的82%,提示为存活心肌。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心功能恢复良好,术后第三天复查左室射血分数由术前的22%提升到40%。
典型病例 2
老年男性,高血压20余年,1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憋喘,多于夜间发病,端坐呼吸,持续半小时-数小时不等,休息后可缓解;心脏超声:左心扩大,左室壁运动不良,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减退;LVEF 26%。
▲CT平扫示:三支冠脉弥漫钙化;冠状动脉造影示:三支冠脉多处重度狭窄/闭塞,无法行冠脉支架介入治疗
▲PET心肌代谢显像+SPECT心肌灌注显像:心尖部及前壁、前侧壁、下侧壁中部存在广泛的心肌血流灌注缺损,占左心室总面积的29%(#1黑色区域),以LAD和LCX供血区为主,其中99%区域存在心肌代谢活性,即灌注/代谢不匹配区(#1白色区域),提示为存活心肌。
PET/CT心肌灌注/代谢显像适应症:
1.协助诊断冠心病,定位心肌缺血部位及范围;
2.评价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存活情况,预测心功能改善情况,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3.冠心病患者介入/搭桥术后疗效评估;
4.协助诊断心肌病。
PET/CT心肌代谢显像检查前准备及检查前后注意事项:
1. 检查前两天内禁饮酒、茶及咖啡,停用氨茶碱及其它扩血管药物,特殊情况遵医嘱;
2.检查前24小时避免剧烈运动;
3.检查前一晚清淡、低糖饮食;
4.检查当日早晨禁食,期间可少量饮水,禁饮含糖饮料,暂停含葡萄糖的静脉输液和药物;
5. 注射显像剂前需根据空腹血糖进行血糖调节,需提前准备葡萄糖粉/溶液及胰岛素。
6.糖尿病患者检查前一日联系PET/CT中心,以控制血糖;
7.按预约时间准时达到PET/CT中心;
8.注射显像剂后需在候诊室等候50-60分钟,期间多饮水促进药物代谢;
9.检查时间10分钟,患者需平躺静卧;
10.检查结束多饮水促进显像剂排泄;
11.检查当日勿与婴儿、孕妇长时间、近距离接触。
预约电话:
0531—89268868;17661093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