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节人物专访——神经外科主任辛涛:行走在生命禁区的大脑拯救者

2020-08-18 17:44济南时报

    大脑,人体中最为精细、也最为神秘的器官,任何脑部疾病都可能非常凶险。对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省千佛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辛涛来说,每天都需要面对颅脑重症患者的生死博弈,如履薄冰。人类大脑如此复杂,1000亿个神经元、上万亿的突触连接形成迷宫般大脑网络,辛涛要带领同事第一时间确定患者病因,小心翼翼避开所有陷阱,最终挽救患者生命。



 

治愈病人的成就感促使他走上从医之路

    一部风靡全国的电视剧《心术》,拉近神经外科医生与普通百姓的距离。剧中一个病人因为脑部肿瘤切除时,稍稍挖深了一两毫米而造成失明,让大家知道神经外科医生不仅是一个外表光鲜,同时还是一个高风险的职业。
  
    走上这样的职业道路,辛涛说是梦想使然,也是受到家庭影响。自己的父母都是医务工作者,父亲曾告诉他,医生是一门行善的职业,治好病人时那种成就感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比拟的。于是,医学济世救人的想法早早就在他的心中扎根。

    2008年,辛涛作为中美联合培养的博士生,从山东大学医学院毕业,从此走上医学之路。他选择神经外科作为自己一生为之奋斗的方向。 “大脑如此神秘,还有很多等待开发的区域,所以神经外科的医学技术开拓空间也相应非常大,它如浩瀚遥远的星空一样让我着迷。”


从医后从未放慢追寻前沿技术的脚步

    确实,近年来神经科学无论在影像学、科学研究还是手术器械等方面,发展都极其迅速。所以,从医十几年来辛涛都处于一个奋力奔跑的状态,一直在追逐神经外科学的前沿技术,不进则退,不敢有一丝懈怠。

    为熟练掌握神经外科的各项操作,刚参加工作时辛涛常常整晚以科室为家,不放过每一个急诊病人的手术学习机会。人脑膜的结构和鸡蛋非常相似,他就在生鸡蛋皮上练习磨钻技术,锻炼手感;他缝葡萄皮、缝小鼠尾巴以锻炼血管吻合技术。那些被很多人惊叹的“绣花工夫”在辛涛看来只是神经外科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时至今日,虽然已身为大型三甲医院的神经外科主任,他仍然没有停下追寻的脚步。2019年12月,他带领团队在省内率先开展了颈七神经根移植手术,使偏瘫患者的健侧大脑可以支配两侧躯体运动,极大改善了偏瘫病人的预后。而这项技术是2018年华山医院刚刚发表在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他在省内较早开展颅内功能区肿瘤的术中唤醒技术,让患者可以在清醒的状态下配合脑科手术,却不会觉得疼痛,提高了手术效果。

    在他的带领下,如今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一附院神经外科的发展也驶上了快车道。自去年上任神经外科主任后,他将科室将神经外科整合划分为四个病区、五个亚专业,分别为颅脑肿瘤神经外科脑血管病神经外科急危重症神经外科、脊柱脊髓和功能神经外科。亚专业划分是医学专业技术走向更深入、更高层次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他还推出住院总制度,以磨练年轻医生的手术技能,让他们更快成长,并根据专业划分有的放矢的招兵买马,引进人才,加快学科建设。


以心换心热情真诚对待每个病人

    如果将辛涛的日常安排做成一个“切面”,大部分时间,不是在手术室就是在病房。“神经外科工作特点就是这样,常常面对突发脑损伤等重症患者,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熟悉辛涛的人都知道,他的手机24小时待机,他说这是每个神经外科医生的职业律例,必须遵守。

    喜爱武侠小说的他,对病人也有一副“侠义心肠”。他至今还记得自己实习时接诊的第一例病人的名字,只是因为当时那位病人没带足够的钱住院,他“拔刀相助”让病人顺利入院,当病人去世后病人儿子特意赶来的告别。那种被病人信任、感激的心情至今都让他无法忘怀。这让他在此后的从医生涯中,都会真诚、热情地去对待病人,用最简单的情感和病人交流,只为获得病人的信任。
 


更多我院平台二维码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