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留玉医生不计危险为猝死路人做人工呼吸,扯掉口罩那一刻他化身成“硬核天使”
2020-03-23 11:01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3月22日上午7点,当我们还沉浸在医院一二批援鄂医疗队员凯旋返济的喜悦中时,有热心粉丝通过微博@医院官微“贵院泌尿科徐留玉医生今日清晨在百花公园锻炼身体时,遇到突然停止呼吸倒地的路人实施了紧急救助,目前此人已经恢复呼吸……为贵院有此医护人员而感到骄傲。”不多时,小编的电话已经成了热线,报社和电视台的媒体已然开始全城寻找这位见义勇为的热心医生徐留玉。
在接受记者的采访中,泌尿外科徐留玉副主任医师向大家还原了当时的一幕:
从2016年至今,徐留玉一直坚持跑步,3月22日这天也不例外。清晨6点多,他从家中来到百花公园晨练,突然发现前方不远处一名男子躺在路面上,“我到了男子身边的时候,他就已经没意识了,而且通过检查瞳孔已经放大”。眼前这名男子极有可能心脏骤停,那么心脏复苏及人工呼吸的黄金时间,就是从事发开始的4-6分钟时间里。徐留玉二话没说,摘下口罩直接跪在男子身边开始抢救。
“当时没考虑那么多,换做其他医护人员看到,也会立刻进行抢救。”徐留玉轮番对男子进行着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由于口罩碍事,他毫不犹豫的扯下口罩扔在一旁。每轮救援结束,他都会弯下腰,俯下身子在男子耳边与其沟通,但男子的情况始终不太乐观。

“当时很危急,因为不清楚男子有没有病史,对我来说男子的一切都是陌生的,而且我身边什么都没有,能做的只有一些基础的救援,等待救护车到来,说实话每次按压我都希望他能做出反应”。

一轮不行就两轮,两轮不行就三轮,10多分钟里徐留玉不间断救援着,过程中他的一位朋友恰好也在百花公园跑步,见到此情此景,同样作为医生的女子也加入到救援中。一人负责抢救,一人随着观察男子病情,功夫不负有心人,男子的情况渐渐好转,“脉搏也有了,瞳孔放大的迹象好转了,也有了呼吸,但不是正常呼吸”。徐留玉回忆,男子好转的同时医护人员也赶到现场,他们一行人立刻将男子送上了救护车。
不少目击整个救援过程的市民纷纷向他伸出大拇指,一位60多岁的老人向他鞠躬致谢,“感觉这是我应该做的,没什么大不了的,当时老人给我鞠躬,很惊讶,我赶紧也给老人回礼,当然心里还是很暖的”。

市民们纷纷称赞他的见义勇为,“能够在疫情期间摘下口罩,毫不在意陌生男子口腔中泛出的唾液和呕吐物,进行人工呼吸”,对此徐留玉回答说,作为一名医生,理应如此,自己的所作所为与疫情期间前方的医护人员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与死神抢时间相比微不足道,“身处险境,没考虑那么多,就算有感染的风险,我也会去救”。

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联合齐鲁晚报•齐鲁壹点为徐留玉医生颁发天天正能量特别奖及万元奖励,致敬这颗从不下线的医者仁心。

在给他的颁奖词中,天天正能量这样写道:
一个生命倒地,危在旦夕,生死关头,
另一个身影奔上前,跪在地,竭尽全力,
这是凡人生活中最惊心动魄的一幕,
却是这个群体救死扶伤的故事中最常见的一章。
只因,他们是医生。
穿上白衣,他们在病房里和疾病甚至死神日夜交战;
脱下白衣,他们带着“硬核”的医术和满满的使命感,
随时准备为他人伸出一双手,献出一份力!
此时此刻,疫情的阴霾仍未过去。
跪在地上,不计危险为陌生人人工呼吸的他,
拯救的不止是一个生命一个家庭,
还有这个社会的安全感。
就此,这个春天,无数白衣天使成为战士,慷慨赴国难,
他们也时时刻刻在守护着所有人。
在此,致敬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