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公卫人:勇挑重担,甘于奉献,敢于担当
2020-03-20 17:27公共卫生科
疫情期间,公共卫生科主任、党员张志宏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率先垂范,勇于担当,带领公共卫生科奋战在抗“疫”前线。
面对疫情,张志宏第一时间取消了和身在澳洲的女儿团聚过年的计划,作废的机票、旅行和酒店定金不论,女儿的期盼却更让人心疼,当女儿在越洋电话中忍不住流泪,她也只能红着眼眶安慰说“疫情过去了咱们再团聚”。
在修订第一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发现、报告、处置流程》时,为了减少医生多方报告的麻烦,张志宏率先将自己的手机号公布在疫情报告的第一位,果断站在疫情处置的最前沿。年关将近时,爆炸式的电话、信息几乎没有停歇,有时凌晨有时深夜,担心自己错过来电,她总把手机铃声尽量调大。为不影响家人休息,每日回家后就将自己单独关在小屋内处理工作,大年三十也是在小屋里核实医院是否具备开展核酸检测能力中度过。
疫情防控战进入酣战状态,张志宏加班加点推敲文件精神、修改流程、开会,有时晚上10点后才离开医院。一日完成了工作后刚下班回到家,又接到疾控中心电话,立即赶回工作岗位完成患者的网络直报,错过了吃饭时间,也终于品尝了二三十年不曾吃过的方便面的味道。
核酸检测结果是疫情防控的指向标。在疫情初期,张志宏对每一个疑似患者积极协调联络会诊专家、接诊医生和疾控中心,对患者网络直报、样本采集和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不敢有丝毫松懈。每当有疑似患者,从院领导到一线医生都密切关注着核酸检测结果,她作为疾控中心的联系人更是忐忑,有时甚至等不及接反馈电话便直接给疾控中心检测部门致电询问,多次嘱咐对方一定第一时间告知。每当收到检测阴性结果,张志宏便立即在工作群内向院领导及部门负责人汇报,并第一时间通知接诊科室,有时连打字的时间都不愿再等,先通过语音发送好消息后再编辑一条文字消息发送,往往文字还没编辑完,群里同样焦急等待的院领导已经点起了赞。
准确可行的流程对疫情处置起指导作用。为了保证流程适应最新的文件精神、防控方案和医院实际情况,张志宏和科室年轻职工霍滢无论中午还是深夜,也无论工作日还是周末,只要有可行性建议提出,便立即行动,第一时间对流程进行修订。先后共修订6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发现、报告、处置流程》,4版《新冠肺炎防控时期急诊发热患者预检分诊流程》,3版《新冠肺炎防控时期门诊发热患者预检分诊流程》。有一次修订流程至晚上10:30,匆忙赶回家的霍滢还没进门就听见屋内刚满2岁孩子的哭声,平时早已进入梦乡的孩子习惯了妈妈每晚的陪伴,此时已委屈的哭闹了一个小时不肯入睡。霍滢一边心疼的安抚嗓子哭哑的孩子,一边又想到了流程修订的不适之处,请同是千医人的丈夫立即打开电脑帮忙修改。
报送及时准确的数据为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领导对疫情研判和处置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疫情初期,霍滢负责每晚在家中加班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发热门诊就诊人员有关信息统计表,从一张表渐渐增加至四张表,表格的报送时间从22:00提前到21:30,霍滢将丈夫也调动起来,小两口分工合作,一边照顾孩子一边联系各方收集表格,一边整理报表一边核实数据,保证每晚及时、准确报告。在历下区卫健局的通报中,辖区医院只有三家无数据填报错误,山一大一附院即在其列,虽然只是一句简短的通报,却是对两人莫大的鼓励。
柯玲大夫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由于公共卫生科抗“疫”任务繁重,临时调配到公共卫生科工作。来到公共卫生科后柯玲勇于担当,克服困难,承担每晚向卫生行政部门信息报送任务。由于报送要求有变,只能通过院内网络填报,柯玲大夫每晚在医院加班,仔细核实数据,准确报告信息,时常晚上八九点后才能完成工作离开医院。
2月23日对很多人来说是个惬意的周日,但是对柯玲一家来说却是沉重的日子。这天下午柯玲的丈夫接到电话,其父亲因病医治无效离世,本应火速赶回青岛老家处理后事的一家人,却因为柯玲担心临时无法交接工作、数据无法及时准确报送而坚持先完成当日工作。为了能在工作完成后第一时间赶回老家,柯玲决定让丈夫和6岁的孩子陪同她一起加班,恰逢当日接到历下区疾控中心的通知要求领取预检分诊登记本和发热患者登记本,于是刚刚失去亲人的一家三口一起忍着悲痛先驱车前往疾控中心领取了一尺高的登记本并及时分发到发热门诊和急诊预检分诊处,又来到办公室收集当日发热门诊、急诊、内科门诊的发热患者信息和核酸检测患者信息,按时完成精准的数据报告后才披星戴月地踏上回家之路。直到这时,柯玲才向张志宏主任道出实情,请主任安排科室其他同事分担数据报告工作。
疫情出现后,科室的日常分工不得不打破,张晓菁、韩清服从工作安排,经常加班加点,在各自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又承担了大量科室日常工作。
通过各位同事默契的团队协作,截止3月18日,医院公共卫生科上报发热患者1471人,为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领导对疫情的研判和处置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完成对全院162个部门、科室、病区共计4307人(包括物业等人员556人)的接触史排查,共排查出有湖北、境外旅居史或患者接触史职工共81人,对全院职工每日两次自测体温发现的异常体温进行监测,共监测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职工17人,对有接触史或发热症状的职工逐一核实确认其接触情况、自我隔离情况及症状,不敢有丝毫松懈。
目前全国战“疫”形势向好,公共卫生科却深知此时还不到放松的时候,为赢得战“疫”最终胜利,公共卫生科将继续全力以赴,每日精准报告数据,严格对职工尤其是归国职工的排查,确保圆满完成任务。

面对疫情,张志宏第一时间取消了和身在澳洲的女儿团聚过年的计划,作废的机票、旅行和酒店定金不论,女儿的期盼却更让人心疼,当女儿在越洋电话中忍不住流泪,她也只能红着眼眶安慰说“疫情过去了咱们再团聚”。
在修订第一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发现、报告、处置流程》时,为了减少医生多方报告的麻烦,张志宏率先将自己的手机号公布在疫情报告的第一位,果断站在疫情处置的最前沿。年关将近时,爆炸式的电话、信息几乎没有停歇,有时凌晨有时深夜,担心自己错过来电,她总把手机铃声尽量调大。为不影响家人休息,每日回家后就将自己单独关在小屋内处理工作,大年三十也是在小屋里核实医院是否具备开展核酸检测能力中度过。
疫情防控战进入酣战状态,张志宏加班加点推敲文件精神、修改流程、开会,有时晚上10点后才离开医院。一日完成了工作后刚下班回到家,又接到疾控中心电话,立即赶回工作岗位完成患者的网络直报,错过了吃饭时间,也终于品尝了二三十年不曾吃过的方便面的味道。
核酸检测结果是疫情防控的指向标。在疫情初期,张志宏对每一个疑似患者积极协调联络会诊专家、接诊医生和疾控中心,对患者网络直报、样本采集和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不敢有丝毫松懈。每当有疑似患者,从院领导到一线医生都密切关注着核酸检测结果,她作为疾控中心的联系人更是忐忑,有时甚至等不及接反馈电话便直接给疾控中心检测部门致电询问,多次嘱咐对方一定第一时间告知。每当收到检测阴性结果,张志宏便立即在工作群内向院领导及部门负责人汇报,并第一时间通知接诊科室,有时连打字的时间都不愿再等,先通过语音发送好消息后再编辑一条文字消息发送,往往文字还没编辑完,群里同样焦急等待的院领导已经点起了赞。
准确可行的流程对疫情处置起指导作用。为了保证流程适应最新的文件精神、防控方案和医院实际情况,张志宏和科室年轻职工霍滢无论中午还是深夜,也无论工作日还是周末,只要有可行性建议提出,便立即行动,第一时间对流程进行修订。先后共修订6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发现、报告、处置流程》,4版《新冠肺炎防控时期急诊发热患者预检分诊流程》,3版《新冠肺炎防控时期门诊发热患者预检分诊流程》。有一次修订流程至晚上10:30,匆忙赶回家的霍滢还没进门就听见屋内刚满2岁孩子的哭声,平时早已进入梦乡的孩子习惯了妈妈每晚的陪伴,此时已委屈的哭闹了一个小时不肯入睡。霍滢一边心疼的安抚嗓子哭哑的孩子,一边又想到了流程修订的不适之处,请同是千医人的丈夫立即打开电脑帮忙修改。
报送及时准确的数据为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领导对疫情研判和处置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疫情初期,霍滢负责每晚在家中加班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发热门诊就诊人员有关信息统计表,从一张表渐渐增加至四张表,表格的报送时间从22:00提前到21:30,霍滢将丈夫也调动起来,小两口分工合作,一边照顾孩子一边联系各方收集表格,一边整理报表一边核实数据,保证每晚及时、准确报告。在历下区卫健局的通报中,辖区医院只有三家无数据填报错误,山一大一附院即在其列,虽然只是一句简短的通报,却是对两人莫大的鼓励。
柯玲大夫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由于公共卫生科抗“疫”任务繁重,临时调配到公共卫生科工作。来到公共卫生科后柯玲勇于担当,克服困难,承担每晚向卫生行政部门信息报送任务。由于报送要求有变,只能通过院内网络填报,柯玲大夫每晚在医院加班,仔细核实数据,准确报告信息,时常晚上八九点后才能完成工作离开医院。
2月23日对很多人来说是个惬意的周日,但是对柯玲一家来说却是沉重的日子。这天下午柯玲的丈夫接到电话,其父亲因病医治无效离世,本应火速赶回青岛老家处理后事的一家人,却因为柯玲担心临时无法交接工作、数据无法及时准确报送而坚持先完成当日工作。为了能在工作完成后第一时间赶回老家,柯玲决定让丈夫和6岁的孩子陪同她一起加班,恰逢当日接到历下区疾控中心的通知要求领取预检分诊登记本和发热患者登记本,于是刚刚失去亲人的一家三口一起忍着悲痛先驱车前往疾控中心领取了一尺高的登记本并及时分发到发热门诊和急诊预检分诊处,又来到办公室收集当日发热门诊、急诊、内科门诊的发热患者信息和核酸检测患者信息,按时完成精准的数据报告后才披星戴月地踏上回家之路。直到这时,柯玲才向张志宏主任道出实情,请主任安排科室其他同事分担数据报告工作。
疫情出现后,科室的日常分工不得不打破,张晓菁、韩清服从工作安排,经常加班加点,在各自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又承担了大量科室日常工作。
通过各位同事默契的团队协作,截止3月18日,医院公共卫生科上报发热患者1471人,为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领导对疫情的研判和处置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完成对全院162个部门、科室、病区共计4307人(包括物业等人员556人)的接触史排查,共排查出有湖北、境外旅居史或患者接触史职工共81人,对全院职工每日两次自测体温发现的异常体温进行监测,共监测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职工17人,对有接触史或发热症状的职工逐一核实确认其接触情况、自我隔离情况及症状,不敢有丝毫松懈。
目前全国战“疫”形势向好,公共卫生科却深知此时还不到放松的时候,为赢得战“疫”最终胜利,公共卫生科将继续全力以赴,每日精准报告数据,严格对职工尤其是归国职工的排查,确保圆满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