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闻心声,甘润心田——致心内一科

2016-07-07 10:27

侯应龙主任及全科医护人员:
    您们好!这次转入贵科治疗,是我一生中最正确的选择。心律不齐及长间歇,如同无形的杀手,随时危及生命。是侯主任用心诊断,对症下药,选取最佳的治疗方案,在短短的几天内消灭了杀手,把我从悬崖边拉了回来。此刻,我有一种难以抑制的冲动,把我的心声喊出来,谢谢!心内一科的专家和医生,你们以精湛的医术,完成了一台堪称完美的“射频”手术,及时排除了隐藏在我身上的定时炸弹,谢谢!心内一科的全体护士,你们精心的护理使我的病情得以有效地控制,在这儿,让我们处处感受到你们传递的温暖,时时享受着你们炙热的爱心!

    在长达十几年的日子里,我对自己的心脏毫不知情,几次半夜憋醒,我却木讷的认为这是打鼾所致,并未引起重视,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或许是老天跟我开玩笑,或许是命运捉弄人,长达8.98秒的间歇居然让我躲过了一劫,我暗自庆幸,难道我真的是福大、命大、造化大?老伴戏言:“人家博尔特就要百米冲刺了,你的心脏才懒洋洋的跳动了一下,难道也想破世界纪录不成?”此话流露出三分庆幸,七分忧虑。

    这次住院,与其说我是来治病的,不如说是来疗养的,医生和护士紧张忙碌着,我却心态平稳,谈笑风生,因为我深信自己能够顺利度过难关。侯主任第一次接诊,就神奇的预测,我做了“射频”手术后,可能不用装起搏器了。吃了这颗定心丸,我顿时轻松了许多。

    历史经验告诉我,高人的预测往往是十分灵验的。6月6日下午,当24小时心电图检验报告出来后,我惊喜的看到长间歇消失了,那一刻,我欣喜若狂,奇迹真的出现了。感谢这次治疗之旅,它让我领悟到人生的真谛,仁者爱人!“敬畏生命,用心看病”的行医理念再次得到印证,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用心!

    侯主任坚持每天两次查房,详细询问患者病情,俯身倾听心脏隐藏的杂音,娓娓道出医治方案,一副稳操胜券的模样,这才是真正的男神!他有强大的气场,把所有人都吸引到身边,凝结在一起,形成一股超强的合力;史主任笑容可掬,嘘寒问暖,轻松化解患者的紧张心情;主治医师张勇,娴熟的“置管”技术,令人赞叹不已;年轻医生宋柯,热心肠,几次亲自陪同检查,令人感动。

    护士长张灿玲女士,身先士卒,率领一班可爱的天使,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她们以轻盈的脚步,护理、陪伴在病人身旁,随叫随到,尽心尽责的完成各项工作,由于她们辛勤的努力,才使得心内一科“锦旗挂满墙,声名传四方”,“青年文明号标兵单位”等荣誉称号实至名归。憨厚的高燕同志,在我受到病友干扰难以入睡的时候,及时为我调换了房间。次日清晨,活泼的闫帅麻利的换上新床单,也让我换了一副好心情,信心满满迎接手术。

    作为特护病人,我得到监护室超一流的服务,置身其间,心灵得到抚慰和净化。被大家尊称为“娘娘”的高巍,俨然是一位持成稳重的大姐,她以严谨的工作态度,有条不紊的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张笑,人好,名好,技术好,打针不疼,抽血不疼,此等技术—牛;孙丽护师,机智灵活,善于与“难缠”的病人打交道,既坚持了原则,又不伤感情;孟晋身上散发一种蓬勃向上的青春气息,甜美的笑容是一剂良药,能够镇痛祛病;胆大心细的赵璐,行事果断,雷厉风行;赵春红细致入微,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所有这一切都证实:“俯闻心声,甘润心田”的护理理念已在每个人心中扎了根。

    我写的不仅仅是感谢信,而是想借此表达自己的切身感受,经常在媒体上看到医患矛盾冲突的报道,有的触目惊心,令人深思。在我看来,医生与患者,应平等相待,相互尊重、宽容,这是最简单的道理。在心内一科,我看到的是医生与护士相互配合,形成了一股凝聚力,这是你们事业成功的基石,最为难能可贵的是你们把患者当作亲人,一口一声“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的叫着,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常言道:“拳不打笑脸”,何况是亲人呢?在这儿,医患之间能够和谐相处,秘密就在于此。假如,大家都明白了这样的道理,善哉,天下太平矣!

    借此机会,对前些年我母亲住院期间给予精心治疗、悉心照料的王清、曲海燕、高梅主任医师;孟海燕、刘红燕、付玉娥、井丽、明月、栾晓等护师们表示衷心感谢!做好事的人,是不应被遗忘的,诚如此,天下做好事的人才会愈来愈多,扶正祛邪,社会才能安定、和睦!
祝大家幸福安康!
                     姜建国及家人
                      2016年6月

 
 
附:一封感谢信引发的人文讨论
 
    姜老师出院十余天后,给我们送来了这封感谢信和一面锦旗。看了这封信,我非常感动。这封感谢信无论是从文采上,还是对每一位医护人员准确的描述上,可以看得出是颇费了一番功夫的。姐妹们告诉我,住院期间,经常看见姜老师拿着小本子在写什么,当时以为在记日记,现在想来,可能就是在写这封感谢信。这封感谢信,用词准确,对每一位医护人员的描述形象到位,连一个错别字都没有,对一位60多岁的病人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不知道经过了几次修改。在现在医患关系紧张的形式下,一位病人为了一封感谢信可以如此用心、费力,让我们深深体会到病人的真诚。

    现在,我院要建设最好的人文医院,所以在晨会上,我给大家读了这封信,大家也抒发了自己的内心感受:没想到病人休息不好,为病人调床这种小事病人会那么感谢;也没有想到为病人换个床单这样的小事会让病人信心百倍;默契融洽的医护关系,病人也能深刻体会到……

    在建设人文医院的开端,这封感谢信,无疑给大家带来了无穷的动力。以后,我们会更加努力,就像院长常常教育我们的: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医护携手,使我们的人文科室更上一层楼!

                          心内一科  45病区
张灿玲
                              2016.7.6

 
更多我院平台二维码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