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医,患者温馨的家

2018-07-20 09:18

    对医护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最初只是在影视剧(如《心术》《急诊科医生》)中有所了解。每个人都免不了生病,不到万不得已,谁也不愿意住院。住院,就意味着把自己的生命和健康托付给医护人员,患者此时是最无助、甚至是绝望的,医护人员通过自己的工作,无私地奉献、付出,使患者看到了康复的希望,也体现出了医护人员自身的社会价值。2011年,我因右股骨颈骨折延迟愈合,不得已住进了千(佛山)医骨科病区,使我近距离接触了医护人员,对他们的工作性质、职业特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净化了自己的灵魂,陶冶了自己的情操。我的这篇小稿没有过多的溢美之词,主要把笔墨集中在医护人员如何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无微不至地为患者服务,用真情打动患者及家属,共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上。相信每位患者康复出院时,都会发自内心地说出这句话,所以我把这句话用作题目,相信道出了所有病患和家属的心声。
    
    我的情况比较特殊,先天残障(肢残三级),右侧肢体运动功能受限,遭此一劫,无异于雪上加霜。入院后,医生根据病情制订了打冲击波,辅之以髋关节推注金葡液的治疗方案。每天治疗结束后,基本上卧床休息。因为我业余时间喜欢写点儿东西,所以养成了仔细观察生活的习惯。从晨起护士送药,测血压,量体温,到上班后医护人员查房……每天的全过程我都仔细观察,每天都重复着同样的工作,难免让人觉得单调,但每位医护人员都是那么和蔼可亲,解答病患的问题时总是那么认真、细致、耐心,从来没有把不良的负面情绪带到工作中来,在医护人员看来,这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可是在我们患者看来,这得需要多么大的定力和修为啊!
    
    在我住院期间目睹了感人的一幕:一位外地丁姓患者,因车祸处于植物人状态,伴右上臂骨折,医药费用完了,家属焦急万分,医护人员通过捐款的方式为患者筹集到部分款项,解了患者的燃眉之急,家属感动得直掉泪……患者出院后,家人送来了感谢信和锦旗:妙手回春  播撒大爱,千言万语都浓缩在里面了,一切尽在不言中……医护人员用捐款的方式播撒着大爱,彰显着人文关怀……捐款、献血的感人事迹还有很多很多……患者和家属每时每刻都被感动着……    

    骨科团队只是整个千医的一个缩影,中国有“医者父母心”的古训,西方有希波克拉底誓言,千医的医护人员每时每刻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中西方的这两个从医理念。只要医患双方换位思考、互相理解,医患关系将会更加融洽,社会将会更加和谐……夫如是,中国梦的实现还会远吗?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指日可待!!   
更多我院平台二维码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