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手相连 爱心传递
2008-06-13 00:00
当你走进“心连心病房”,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爱心祝愿墙,上面是大量祝愿词,承载着“祝早日康复” “共患难共风雨” “四川雄起!中国加油!”“我们都是一家人,愿四川亲人早日康复!”等祈福心愿,让每一位四川来的伤员都感受到了济南人的真情,千医人的关爱与温暖……
心连心病房里传来快乐的笑声
9岁小男孩邓焯是心连心病房年龄最小的伤员。邓焯在地震中伤了眼睛,现在一只眼睛的视力只有0.2,医生说还要做两次手术视力就可以恢复。刚来医院时,头上和一只眼上裹着纱布的小邓焯怯生生地依偎在妈妈怀里,闷闷不乐。病房里的医生、护士们对这个小不点都特别的关照,千方百计的逗他开心,药房潘传伟得知后,当晚就带着三岁的女儿来看望邓焯,小姑娘给邓焯表演节目,讲故事,不一会儿病房里就传来了快乐的笑声……直到很晚了,两个小不点还恋恋不舍,于是,他颇为自豪地说:女儿就是最小的志愿者。临走时还把1000元现金送给了小邓焯,希望他能早日恢复视力,重返校园。邓焯的妈妈说:“这里的条件真好,象住宾馆一样,这里的人更好,比亲人都亲!”没几天,小邓焯就恢复了活泼好动的天性。我们去看望他时,他面前堆满了千佛山小学同学们的来信,足有上百封。这时,他双手捧起一颗写满祝福的红心贴在胸前,让我们给他拍照,他开心地笑着,满脸的幸福。他妈妈告诉我们每一封信他都认真地读了,里面是精心制作的卡片,一颗颗硕大的红心,一张张精美的图画,一串串闪亮的幸运星,还有一个个可爱的大头贴,一句句发自内心的真诚祝福,件件都饱含真情,无不让他感动。他说他要给全体关心他的小朋友写一封回信,告诉他们他现在感觉很幸福,他希望灾区的其他小朋友也跟他一样幸福……六一儿童节那天,院领导与医护人员们为病区的小朋友们精心准备了丰富多彩的节目,党委书记柳春杰还为小朋友们赠送了书籍,省杂技团演员现场表演了滑稽节目《抢椅子》, 9岁的邓焯还用稚嫩的童音现场为大家朗诵了《感恩》,博得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心理护理驱走他心中的阴霾,再现久违的笑容
四川地震对伤员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创伤,他们都存在的不同程度的灾后心理问题。医院把对他们的心理治疗提到了重要位置。13床蔡叶全今年39岁,他在地震中造成了腰椎骨折,经过病区全体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与护理,恢复得很快。但却始终愁眉紧锁,没有一丝笑容,天天守在手机旁,期待着什麽。细心的医护人员主动了解他的情况:地震当天,正在工地干活的他被坍塌的墙壁压在了下面,被工友救出送往了医院。地震之前,他和妻子在都江堰打工,儿子在身边上初中。当地震发生时,妻子住在租住的房子里,儿子正在上学。从那以后,他和妻子、儿子便失去了联系。朋友告诉他,他家的房子已经倒塌,妻子也不在了。但他始终不相信,希望能听到妻儿平安的消息。他说:都怪自己,当时不在他们身边,没有照顾好、守护好妻儿……自责让他陷入深深的痛苦中。病区的医护人员和心理专家耐心地听他倾诉,利用疏导的方法来抚慰他悲痛的心情。告诉他亲人的离去不是他的错,地震的灾难不是我们所能抗衡的,既然活着就要好好的活下去,不要让自己的亲人走的不安心。同时医院还联系报纸、媒体帮助他寻找失散多年的表妹,让亲情的力量帮助他早日摆脱灾难的阴影。通过多方的努力,渐渐地,他的情绪慢慢稳定了,一点一点接受了亲人离去的事实。通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与护理,如今他已能坐轮椅行走了,脸上也有了久违的笑容。他告诉我们,他明白了:生命在,希望就在。等伤好了,他有信心尽快走出灾难的阴影,快乐地生活,用自己的双手重建一个美丽的家园。
老护士长的风采
在心连心病房里值得一提的还有两位退岗的护士长,她们就是赵庆英护士长和孟凤芹护士长。她们不顾年长,主动要求到心连心病房工作,废寝忘食,忘我工作,把全部的爱都奉献给了四川伤员。赵护士长值班加总管,负责处理医嘱和请领病区里的物品,由于病区刚刚筹建,需要请领的物品种类繁多,她总是不辞劳苦的一趟趟奔走于供应室、材料市、保管室等各兄弟科室之间,每一样物品她都仔细的清点记录好,力求做到节约开支,物尽其用。每天她都加班加点,工作到很晚才离开病房,有时,一天下来连喝口水的时间都忘了施舍给自己。病区的年轻护士看到她嘴角的血泡,既心疼又敬佩,劝她歇一会儿,她说:只要伤员能早点康复,再苦再累也值!在她的感染与带领下, “心连心病房”的全体护理人员尽职尽责,甘于奉献,舍小家,顾大家,始终把四川伤员放在了第一位。
病区里胫腓骨骨折的伤员居多,孟凤芹护士长利用曾在骨科病房工作过的专长,为每个伤员量身制定了详细的护理计划。听,病房里又传来她柔和的声音:“我们在护理时要注意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这样可促进血液循环,注意肢端血运,防止肿胀,也要协助进行轻微踝关节活动锻炼……”她站在病床前,悉心地指导年轻护士做好骨折病人的康复锻炼,指导定时翻身或轴线翻身,耐心的向伤员解释石膏绷带固定、牵引,手术的必要性,作用及治疗的注意事项。对于需要手术的病人,她向伤员解释床上大小便的必要性,消除伤员对手术及预后的恐惧感,告诉伤员该类骨折预后良好,一般不会致残,帮助其树立信心。同时,指导伤员进高蛋白饮食,例如鱼汤、豆制品、牛奶等,有助于伤口愈合,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在孟护士长的带动下,护士们用美好的语言,周到的服务,全面的知识,合理的指导对伤员进行精神上的安慰、鼓励、疏导,让他们感到家就在这里,亲人就在身边。
心连心病房里传来快乐的笑声
9岁小男孩邓焯是心连心病房年龄最小的伤员。邓焯在地震中伤了眼睛,现在一只眼睛的视力只有0.2,医生说还要做两次手术视力就可以恢复。刚来医院时,头上和一只眼上裹着纱布的小邓焯怯生生地依偎在妈妈怀里,闷闷不乐。病房里的医生、护士们对这个小不点都特别的关照,千方百计的逗他开心,药房潘传伟得知后,当晚就带着三岁的女儿来看望邓焯,小姑娘给邓焯表演节目,讲故事,不一会儿病房里就传来了快乐的笑声……直到很晚了,两个小不点还恋恋不舍,于是,他颇为自豪地说:女儿就是最小的志愿者。临走时还把1000元现金送给了小邓焯,希望他能早日恢复视力,重返校园。邓焯的妈妈说:“这里的条件真好,象住宾馆一样,这里的人更好,比亲人都亲!”没几天,小邓焯就恢复了活泼好动的天性。我们去看望他时,他面前堆满了千佛山小学同学们的来信,足有上百封。这时,他双手捧起一颗写满祝福的红心贴在胸前,让我们给他拍照,他开心地笑着,满脸的幸福。他妈妈告诉我们每一封信他都认真地读了,里面是精心制作的卡片,一颗颗硕大的红心,一张张精美的图画,一串串闪亮的幸运星,还有一个个可爱的大头贴,一句句发自内心的真诚祝福,件件都饱含真情,无不让他感动。他说他要给全体关心他的小朋友写一封回信,告诉他们他现在感觉很幸福,他希望灾区的其他小朋友也跟他一样幸福……六一儿童节那天,院领导与医护人员们为病区的小朋友们精心准备了丰富多彩的节目,党委书记柳春杰还为小朋友们赠送了书籍,省杂技团演员现场表演了滑稽节目《抢椅子》, 9岁的邓焯还用稚嫩的童音现场为大家朗诵了《感恩》,博得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心理护理驱走他心中的阴霾,再现久违的笑容
四川地震对伤员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创伤,他们都存在的不同程度的灾后心理问题。医院把对他们的心理治疗提到了重要位置。13床蔡叶全今年39岁,他在地震中造成了腰椎骨折,经过病区全体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与护理,恢复得很快。但却始终愁眉紧锁,没有一丝笑容,天天守在手机旁,期待着什麽。细心的医护人员主动了解他的情况:地震当天,正在工地干活的他被坍塌的墙壁压在了下面,被工友救出送往了医院。地震之前,他和妻子在都江堰打工,儿子在身边上初中。当地震发生时,妻子住在租住的房子里,儿子正在上学。从那以后,他和妻子、儿子便失去了联系。朋友告诉他,他家的房子已经倒塌,妻子也不在了。但他始终不相信,希望能听到妻儿平安的消息。他说:都怪自己,当时不在他们身边,没有照顾好、守护好妻儿……自责让他陷入深深的痛苦中。病区的医护人员和心理专家耐心地听他倾诉,利用疏导的方法来抚慰他悲痛的心情。告诉他亲人的离去不是他的错,地震的灾难不是我们所能抗衡的,既然活着就要好好的活下去,不要让自己的亲人走的不安心。同时医院还联系报纸、媒体帮助他寻找失散多年的表妹,让亲情的力量帮助他早日摆脱灾难的阴影。通过多方的努力,渐渐地,他的情绪慢慢稳定了,一点一点接受了亲人离去的事实。通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与护理,如今他已能坐轮椅行走了,脸上也有了久违的笑容。他告诉我们,他明白了:生命在,希望就在。等伤好了,他有信心尽快走出灾难的阴影,快乐地生活,用自己的双手重建一个美丽的家园。
老护士长的风采
在心连心病房里值得一提的还有两位退岗的护士长,她们就是赵庆英护士长和孟凤芹护士长。她们不顾年长,主动要求到心连心病房工作,废寝忘食,忘我工作,把全部的爱都奉献给了四川伤员。赵护士长值班加总管,负责处理医嘱和请领病区里的物品,由于病区刚刚筹建,需要请领的物品种类繁多,她总是不辞劳苦的一趟趟奔走于供应室、材料市、保管室等各兄弟科室之间,每一样物品她都仔细的清点记录好,力求做到节约开支,物尽其用。每天她都加班加点,工作到很晚才离开病房,有时,一天下来连喝口水的时间都忘了施舍给自己。病区的年轻护士看到她嘴角的血泡,既心疼又敬佩,劝她歇一会儿,她说:只要伤员能早点康复,再苦再累也值!在她的感染与带领下, “心连心病房”的全体护理人员尽职尽责,甘于奉献,舍小家,顾大家,始终把四川伤员放在了第一位。
病区里胫腓骨骨折的伤员居多,孟凤芹护士长利用曾在骨科病房工作过的专长,为每个伤员量身制定了详细的护理计划。听,病房里又传来她柔和的声音:“我们在护理时要注意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这样可促进血液循环,注意肢端血运,防止肿胀,也要协助进行轻微踝关节活动锻炼……”她站在病床前,悉心地指导年轻护士做好骨折病人的康复锻炼,指导定时翻身或轴线翻身,耐心的向伤员解释石膏绷带固定、牵引,手术的必要性,作用及治疗的注意事项。对于需要手术的病人,她向伤员解释床上大小便的必要性,消除伤员对手术及预后的恐惧感,告诉伤员该类骨折预后良好,一般不会致残,帮助其树立信心。同时,指导伤员进高蛋白饮食,例如鱼汤、豆制品、牛奶等,有助于伤口愈合,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在孟护士长的带动下,护士们用美好的语言,周到的服务,全面的知识,合理的指导对伤员进行精神上的安慰、鼓励、疏导,让他们感到家就在这里,亲人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