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探头里大乾坤

2009-07-15 00:00

     内镜超声(Endoscopic ultrasonograpthy,EUS)技术,是内镜与超声的完美结合,随后经过不断的改进,超声影像的分辨率大大提高, EUS获得了里程碑式的突破。EUS不同于常规内镜检查,它不仅可观察消化道管腔内的黏膜病变,还可以观察消化道管壁各层组织结构的变化及消化道周围组织器官的病变。
    
     我科新引进的Olympus内镜超声环扫小探头正式启用已半年,并已开展了大量的诊疗工作,该探头能提供12-20Mhz超高频率,使消化道壁的声像图更清晰,对消化道早期肿瘤、 粘膜下肿瘤以及肿瘤的TNM分期具有突出优点,可以弥补其他影像学检查的不足。并可开展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内镜下粘膜下剥离术 (ESD)等新项目。
    
     1、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是来自消化道壁非上皮性间叶组织的一类肿瘤,包括平滑肌瘤、间质细胞瘤、神经源性肿瘤、脂肪瘤、纤维瘤、血管瘤、类癌、异位胰腺等,内镜检查常可发现消化道存在隆起性病变,但很难判断其性质。超声内镜可了解肿瘤的范围和深度,超声内镜下诊断与治疗黏膜下肿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超声内镜指导下,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或内镜下粘膜下剥离术(ESD)是有效、微创、安全的治疗手段,值得推广应用。
    
     2、消化道早期癌:消化道癌的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超声内镜可以获取管壁层次的组织学声像特征和周围邻近脏器的超声图像,能清楚地显示消化道癌累及的范围和深度,从而根据病灶大小、形态、部位、性质及侵犯深度不同,分别或联合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圈套器法、透明冒法等)、内镜下粘膜下剥离术等不同的手术方式切除病变。
    
     3、消化道腔外压迫的诊断:钡餐能够提示壁外压迫,但不能明确原因,超声内镜能清楚显示消化道壁及其邻近脏器和组织,是诊断消化道壁外压近的最有效手段。
    
     4、巨大胃黏膜皱襞的鉴别:EUS对浸润型胃癌(Borrmann Ⅳ型胃癌)、淋巴瘤、肥厚性胃病(Menetrier病)以及其他胃壁增厚疾病的鉴别有重要意义。
    
     5、胃腔内的静脉曲张、静脉瘤的评价:胃腔内的静脉曲张、静脉瘤在EUS下有特征性表现,有助于防止不必要的误诊、误治。EUS还可以测定奇静脉的血流量,具有一定科研价值。
    
     6、胆管胰管疾病的诊断:腔内超声(Intra-ductal Ultrasongraphy, IDUS)主要应用于胰胆管粘膜及粘膜下微小肿瘤的诊断。IDUS的特点是:1)探头细小,可到达胆管、胰管狭窄处。2)探头频率15-30mHz,图像分辨高,可显示微小病变。3)超声声束垂直于管壁,更清晰显示管壁的各层结构,包括胆管壁周围动静脉丛,更准确表现胆管癌的浸润深度。
    
     总之,内镜超声目前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成熟的临床技术,目前广泛应用于消化道肿瘤术前分期,消化道粘膜下肿瘤和腔外压迫病变的鉴别诊断,胰腺癌和胆囊癌的早期诊断等。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临床医生经验的积累,超声内镜必将在临床工作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更好地造福病人。
    
更多我院平台二维码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