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信息化管理,提高临床输血安全
2010-03-09 00:00
2009年9月,医院新的门诊信息系统全面上线。临床输血工作借助信息化管理手段,达到了节省人力,简化操作,提高临床输血安全的作用,为保证病人的医疗安全,尤其是输血安全加上了一道防火墙。
新的门诊信息系统上线以前,输血科工作以手工操作为主。从血型等输血相关检验项目报告单的发放到血液的入库和出库等都是人工操作,工作人员工作中精神高度紧张,即使制度再健全,操作再规范,有时也难免百密一疏。
信息化管理中,输血科使用的是实验室管理系统(LIS)。该软件使用后,血液入库工作全部改为条码扫描,基本杜绝了人为登记信息录入不全面、容易出现差错的情况。血液出库实现了“电子配血”,杜绝了人工出库发错血的可能性。所谓“电子配血”,就是利用LIS系统,自动识别患者的血型信息和库存血液信息是否相符,包括ABO血型、RhD血型和不规则抗体筛查的结果必须一致才能够顺利地通过交叉配血审核。否则,LIS系统会提示血型不符,无法进行交叉配血。“电子配血”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血液发放的安全性。同时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劳动强度,使纷繁复杂的工作简单化、明了化。目前的交叉配血报告单经过重新设计,为临床输注预留了双人核对签名的地方,使输血护理也进一步规范化,强化了输血前双人核对的意识,把握输血安全的最后一道关口,确保患者输血安全。
2010年,输血科将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与山东省血液中心的联网,实现血液信息的电子传输,彻底摆脱血液入库过程中人工操作可能带来的差错。
同时,积极推进“临床输血电子申请流程”软件的开发,并以此为契机加强对全院临床输血工作的标准化管理,使我院临床输血管理工作走在全省的前列。
临床输血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其安全关乎人命。利用信息化建设加强临床输血安全管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输血科将充分利用全院医疗工作信息化的大好时机,把临床输血安全管理的理念全部贯穿到实验室LIS和医院HIS系统中去,规范临床输血流程,通过软件管理约束不规范的医疗行为,最终达到临床输血安全的顺利实施。
新的门诊信息系统上线以前,输血科工作以手工操作为主。从血型等输血相关检验项目报告单的发放到血液的入库和出库等都是人工操作,工作人员工作中精神高度紧张,即使制度再健全,操作再规范,有时也难免百密一疏。
信息化管理中,输血科使用的是实验室管理系统(LIS)。该软件使用后,血液入库工作全部改为条码扫描,基本杜绝了人为登记信息录入不全面、容易出现差错的情况。血液出库实现了“电子配血”,杜绝了人工出库发错血的可能性。所谓“电子配血”,就是利用LIS系统,自动识别患者的血型信息和库存血液信息是否相符,包括ABO血型、RhD血型和不规则抗体筛查的结果必须一致才能够顺利地通过交叉配血审核。否则,LIS系统会提示血型不符,无法进行交叉配血。“电子配血”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血液发放的安全性。同时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劳动强度,使纷繁复杂的工作简单化、明了化。目前的交叉配血报告单经过重新设计,为临床输注预留了双人核对签名的地方,使输血护理也进一步规范化,强化了输血前双人核对的意识,把握输血安全的最后一道关口,确保患者输血安全。
2010年,输血科将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与山东省血液中心的联网,实现血液信息的电子传输,彻底摆脱血液入库过程中人工操作可能带来的差错。
同时,积极推进“临床输血电子申请流程”软件的开发,并以此为契机加强对全院临床输血工作的标准化管理,使我院临床输血管理工作走在全省的前列。
临床输血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其安全关乎人命。利用信息化建设加强临床输血安全管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输血科将充分利用全院医疗工作信息化的大好时机,把临床输血安全管理的理念全部贯穿到实验室LIS和医院HIS系统中去,规范临床输血流程,通过软件管理约束不规范的医疗行为,最终达到临床输血安全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