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边缘——十一病区抢救纪实
2015-12-24 14:35十一病区
我是一名普通的护理工作者,我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我们一生都做着平凡的事,但是我们也可以在平凡的工作中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骄傲。看到我们百般的努力把一名生命垂危的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到生命的春天时,面对那些失而复得的生命,那些来之不易的欢笑,我们感到欣慰,感到无憾,感到无比的神圣与骄傲。
12月14日,我值夜班。在凌晨2点钟巡视病房的时候,发现11床的病人生命体征不稳定,她当时是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术后2天的病人,正处在术后恢复期,护士长特别叮嘱我们关注此类病人的情况,于是我便上前呼唤病人,病人没有反应,此时病人的呼吸急促,心电监护仪显示血氧饱和度80%,而且有持续下降的趋势,于是立即加大吸氧流量,并改为面罩吸氧,并通知值班医生,迅速将抢救车推至病人床旁,建立静脉通道,此时病人突然呼吸、心跳骤停,大动脉搏动丧失,我便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另一名护士通知麻醉师进行气管插管,并配合使用抢救药物,当心电监护提示心室颤动时,我便立即进行电除颤,经过半小时的抢救,终于将病人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心肺复苏成功,麻醉师赶到及时行气管插管,并连接呼吸机辅助通气。为进一步治疗,3天后转ICU。
该患者家属对抢救过程满意,表示感谢。而我的心情也久久不能平静,为我们能够及时挽救生命垂危的患者,见证他们一点一滴的恢复生机,不辜负患者和家属的信任和生命之托,这就是医者的幸福。
回想当晚抢救病人时紧张有序的医护配合、娴熟的抢救技能,归功于护理部日常严格有效的培训及持之以恒的应急能力的培养及训练,特别是周护士长的言传身教,为我们成功复苏奠定了基础。尤其在我们护士长外出学习期间,周护士长经常巡视病区,指导协调科室工作,让我们感到了家的温暖。
如果说护理工作是一座山,我们便是那默默爬山的人,要想做一个称职的,成功的登山者,领略到无限的风光,就要把自己融进医院这个大熔炉里,磨练自己,不畏劳苦,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不辜负社会、人民的重托。
12月14日,我值夜班。在凌晨2点钟巡视病房的时候,发现11床的病人生命体征不稳定,她当时是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术后2天的病人,正处在术后恢复期,护士长特别叮嘱我们关注此类病人的情况,于是我便上前呼唤病人,病人没有反应,此时病人的呼吸急促,心电监护仪显示血氧饱和度80%,而且有持续下降的趋势,于是立即加大吸氧流量,并改为面罩吸氧,并通知值班医生,迅速将抢救车推至病人床旁,建立静脉通道,此时病人突然呼吸、心跳骤停,大动脉搏动丧失,我便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另一名护士通知麻醉师进行气管插管,并配合使用抢救药物,当心电监护提示心室颤动时,我便立即进行电除颤,经过半小时的抢救,终于将病人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心肺复苏成功,麻醉师赶到及时行气管插管,并连接呼吸机辅助通气。为进一步治疗,3天后转ICU。
该患者家属对抢救过程满意,表示感谢。而我的心情也久久不能平静,为我们能够及时挽救生命垂危的患者,见证他们一点一滴的恢复生机,不辜负患者和家属的信任和生命之托,这就是医者的幸福。
回想当晚抢救病人时紧张有序的医护配合、娴熟的抢救技能,归功于护理部日常严格有效的培训及持之以恒的应急能力的培养及训练,特别是周护士长的言传身教,为我们成功复苏奠定了基础。尤其在我们护士长外出学习期间,周护士长经常巡视病区,指导协调科室工作,让我们感到了家的温暖。
如果说护理工作是一座山,我们便是那默默爬山的人,要想做一个称职的,成功的登山者,领略到无限的风光,就要把自己融进医院这个大熔炉里,磨练自己,不畏劳苦,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不辜负社会、人民的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