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2016-03-24 09:34ICU

    时间飞快,转眼已经半年了,我亲身感受到ICU全体医护人员对病人的关心、爱护与同情,以及什么是奉献和敬业,而那些真的不是思想课,不是口号。来到这里,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这半年里我经历了ICU扩建、搬迁、规模快速发展、人员迅速增加的过程,在宽敞明亮干净整洁的环境中,ICU护理团队每天都在忙而有序的工作着,每次遇到接收新病人、抢救时,医护间的配合是那么默契,正是这支出色的医护团队使得一个个珍贵的生命一次次转危为安。这一幕幕都让我惊叹医护工作的神圣,我内心是多么希望自己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与临床操作能力,融入到这个团队与大家一起捍卫脆弱的生命。经过半年的历练学习,我把自己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一下。
   
    一、我的思想转变过程——心路历程
   
    1、陌生——刚刚进入ICU时,感觉很陌生,看到病人意识不清甚至昏迷,身上好多的管道,十几种静滴的药物,有的七八种甚至更多持续泵入的药物,我在用药时反复核对,生怕出了差错,影响了病情,每个病人不是病重就是病危,心理很恐惧也很压抑;这里的仪器设备也是最全面的,呼吸机、血滤机、各种泵、各种测量仪器,应有尽有,尤其是呼吸机有几种型号,面板显示都不同,忽然觉得自己专科知识好欠缺。
   
    2、寻求帮助——经过几天之后,对ICU的环境设施有了初步的了解,我先跟着老师一起分管病人,有很多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我都不太清楚,特别是呼吸机的一些参数指标我更是一窍不通,于是我就请教带我的老师,老师们很耐心地给我讲解,特别是我的小组长王毅红老师,从药物配置到仪器使用再到专科护理操作,她都一丝不苟的给我讲解甚至示范,真是亦师亦友,我非常感谢她。老师们无私的帮助让我快速成长,每当我遇到疑惑,她们总是有问必答,很热心。
    
    3、适应学习——刚进入ICU几天,就遇到一个病人使用PICCO持续监测,江护士长问我知道这是什么仪器吗?为什么用这个仪器?当时我真是一窍不通,江护士长说你一定要好好珍惜来ICU学习的机会啊,回去好好研究一下PICCO机,准备课件给大家讲讲。听了护士长的一席话,我觉得来到这里确实是难得的历练,是很好的挑战,她的一席话激发了我学习专业知识的热情,我利用下班时间,上网搜集了PICCO的相关知识,自己亲自使用PICCO机并找到了它的说明书进行研究学习,江护士长也给我提供了一些相关资料,我将这些知识整理成PPT,在一次业务学习时,我与大家分享了PICCO机的相关知识,并在全院护理查房中针对查房中的病例,我给全体护士讲解了PICCO机的使用情况,顿时觉得很有成就感,真是学无止境啊。
   
    4、单独分管病人——当我来到ICU的第三个星期,对这里的仪器设备、专科技术感到不那么陌生时,我开始分管病人。这将意味着一个个脆弱的生命将交到我手上,病人身上是气管插管、脑室引流管、胃管、鼻肠管、中心静脉置管、尿管等等,各种引流管,而我身上是沉甸甸的责任。我担心烦躁、意识不清的病人把身上的管路拔掉;我恐惧病人病情变化需要抢救,我生怕遗漏自己班上的工作,延误病人的治疗,给接班的同事带来麻烦。每次执行医嘱、进行操作之前我都仔细核对,时刻关注着我分管病人的细微变化,及时通知医生,正确用药,积极配合抢救。经过半年的学习锻炼,我已经熟练掌握了ICU各种日常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在常见危重病人的抢救中做到有条不紊地配合医生。已经能够较好的独立分管病人。
   
    5、成就感——春节期间,我护理了一位肺炎并伴有呼吸衰竭的病人,中年男性,57岁,病人因反复咳嗽、咳痰伴憋喘并加重,为了加强监护来到我科,经过积极治疗,一星期左右就给他拔除了经口气管插管,他意识清醒,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恢复很快。正月初四下午三点到三点半是探视时间,短短的半小时,居然来了17个家属和亲戚来探望他,每个亲人轮流来到他跟前,因时间短暂,每人仅有一分多钟的时间,只能和他进行简短的交流问候,家里人看到他精神不错,都很欣慰,也对我们医护工作充满了感激。探视结束后,我和这位大叔说:您就像国家领导人接见外宾一样呢,每个人来看您一分钟,一个紧接一个,他开心的笑了。想到大叔开心的笑脸、家属感激的眼神,我深刻感受到作为医护人员,我们承载了多少的责任,承载了多少人的期盼,承载了多少人的信任,忽然成就感倍增!
   
    6、敬佩心——我们护理的对象是人,工作内容从心理到生理,细致繁琐,这样的工作性质要求我们具备高度的注意力、责任感,最深刻的一点体会是,需要我们“用心”,需要每一名护士的用心付出。2016年元旦期间,江护士长远在深圳的弟弟马上要结婚举办婚礼,由于护士长的父母年龄和身体的原因,不能远赴深圳,只能护士长担当起家长的角色,操办弟弟的婚事,但是,身为子女和姐姐的她也是我们ICU的顶梁柱,正赶上ICU床位全满,病人最多,护理人力严重不足的时候,一边是父母的嘱托一边是沉甸甸的责任,真是难为她了。她为了不影响工作,只用了周末两天时间在济南和深圳之间奔波,既完成了父母的心愿又一点也没有影响工作,真是太敬佩她了,这里面的辛酸和付出只有她心里最清楚了。
   
    其实,科室里每一名普通护士一句话,一个动作也都深深感染着我,许应会作为一个新妈妈,还在哺乳期,儿子才八个多月,但是她天天早上都早早来到科室,迎接每天繁重的护理工作,中午半小时的吃饭时间,她会先到休息室用吸奶器给儿子挤奶,把挤好的奶下午下班后带回去给儿子喝,每天都是这样。忽然有一天,挤完奶后她悄悄告诉我,奶越来越少了,这次挤了还不到100ml,她这个奶牛妈妈越来越没有奶了,看到她的沮丧,我心里很是同情,是啊,最近几个月我们科实在是太忙了,大家都在超负荷工作,身体的疲惫,必然影响乳汁分泌啊,真是顾了大家顾不了小家啊。
   
    作为妈妈的我,心里也充满了对儿子的愧疚,由于科室太繁忙,总是白班夜班的倒班,严重睡眠不足,每次回到家只想躺到床上睡觉。有一次下夜班,我带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浑身酸痛,只想尽快睡觉休息,可是三岁的儿子跑过来拉着我的手,不停地叫着:妈妈,你和我一起插积木吧!我告诉他:妈妈上夜班一夜没有睡觉,很累了,现在想睡觉,让奶奶带你出去玩吧。三岁的孩子并不能完全理解一夜不睡觉会有多累,他还是吵着要我陪他玩,我当时太劳累心情有些烦躁,就冲他发火了:让奶奶带你出去玩吧,我要休息了!我大声的吼叫吓坏了儿子,他呜呜的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别赶我出去了,我不打扰你睡觉了。我看着伤心哭泣的儿子,心里愧疚懊恼极了,是啊,当时正是寒冬腊月,外面很冷,为了自己休息赶三岁的孩子出去玩,自己当的什么妈妈啊?!我的眼泪哗哗的流出来……我老公是一名医生,被单位派到上海进修学习了,没有爸爸的陪伴,妈妈也是一天见不了几个小时,我们都在为工作奔波忙碌,孩子是多需要父母的陪伴啊,想想这些,心里总是酸酸的。
    
    每个人的付出到底是为了什么?从小处来看是为了工作,为了生计,但是从大处说,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才能把千医的重症医学科的每一个诊疗流程打造成精品,创出品牌,立于不败之地,这才是我们付出的真正意义!看到大家以自己的行动付出的点点滴滴,我浮躁的心渐渐平静下来,也更加务实了,这就是榜样的力量吧!
    
    二、专业知识和专科技能实践
    
    按照一位ICU护理老前辈许业珍老师的话说,ICU是一个“三集中”的特殊护理单元,一是集中了各种病情多变、危象丛生的急性可逆性危重患者;二是集中了众多先进的监护仪器、急救设备及生命支持装置;三是集中了最新的理论、知识、技术和方法。
    
    为了能够对患者进行密切监测,积极控制病情变化,对患者进行成功救治,这就要求ICU护士既要有较好的危重病学的专业知识,又要有扎实的护理学理论基础,还要熟练掌握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使用及故障排除,在基础护理学课本里学习的所有操作技术,在ICU全都找到了用武之地。就拿吸痰这项护理操作技术来说,在普通科室基本用不到,但是在ICU这项操作就成了家常便饭,经口气管插管吸痰、经气管切开吸痰这两项操作基本上都要配合呼吸机使用,在吸痰用物准备齐全之后,首先要在呼吸机上选择“智能吸痰”或“吸引支持”按钮,然后再吸痰,否则可能会引起病人血氧饱和度急剧下降,危及病人生命。刚来ICU时,吸痰之前我总是要提醒自己,先按呼吸机的吸痰按钮,千万别忘了,经过一段时间养成习惯之后,就自然按照正确操作流程进行操作了。
    
    我们科还有一项很有特色的鼻肠管置入技术,虽然插胃管我已经很熟悉了,但是插鼻肠管在来到ICU之前从未接触过,在这里我认真学习并亲自体会了这项操作技术。徒手盲插鼻肠管法单纯凭手法将鼻肠管间接或直接送入十二指肠或空肠上段,该方法侵袭性小,经济方便,但对胃肠动力或置管手法要求高,操作前病人需要禁食并肌注胃复安,而且将鼻肠管插入胃内后,一定要注入气体300-500ml,停留5分钟后患者右侧卧位,护士距鼻孔5-8cm 处握住鼻肠管保持轻柔的推进力,随着患者每次呼吸,边缓慢旋转鼻肠管边分次进管直至插至95-100cm处,这项操作的细节要求很多,我尝试了几次,但是拍片显示鼻肠管仍在胃内没有直接进入到十二指肠内,虽然没有插一次就成功的体验,没有完全掌握这项技术,但是我还是充分学习了这项技术,要想一次置管成功还需要多多实践。
    
    在ICU还有很多专科特色的技术和操作,比如动脉采血技术、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技术、CVP和IAP测量技术、肠内营养技术,PICCO、ECMO、DEPMAS、CRRT使用等等,在这些精专知识面前,感觉到医学的博大精深,自己好渺小,知道的太少了,真是学无止境,以后还要加倍努力。
    
    在ICU每个人学习热情都很高,我们有雷打不动的晨会学习提问,有每周四下午的业务知识培训,每个护士既是学生又是老师,大家互相学习,每一种新操作都跃跃欲试,都希望能尽快掌握新技术。这种浓浓的学习氛围深深感染了我,有一种不学习就会落后的感觉。
   
    来到千医大家庭已近一年了,收获很多,自己也在成长,最后,引用王国维的治学三境界中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来激励自己,凡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的,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希望一己之力,为千医护理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2016年新的开始,也是我院十三五规划第一年,祝福千医,祝愿我们的事业蒸蒸日上!
 
 
                                                         
 
 
 

更多我院平台二维码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