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青笔记之千医援青医疗队大爱海北行

2016-10-09 14:05

   
 
    一、启程篇
   
2016年5月25日下午,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第三批援青医疗队飞抵西宁,海北州第二人民医院宋海峰院长亲自到机场迎接,给医疗队献上象征友谊和祝福的哈达。这是自2014年以来,我院连续第三年派出医疗队对口援助海北州第二人民医院。而且在所有的医疗队中唯一一支在援助医院连续工作六个月的队伍。

 
    在西宁短暂的休整时间里,医疗队员们参观了青海省人民医院并与专业科室的主任们交流沟通。
 
    抵达门源,经过两天的修整,克服了缺氧、失眠等高原反应,援青医疗队再次启程,列车穿过世界最长的高原高速铁路隧道—达坂山隧道(全长16公里)后抵达本次援青的最终目的地——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医疗队来到受援单位—海北州第二人民医院。在见面会上,宋海峰院长带领院领导班子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对医疗队的到来表示欢迎,医疗队成员也表达了发扬千佛山医院援青医疗队的优良传统,排除万难,圆满完成任务的决心。
 

    二、工作篇
    五月份的门源,还是天寒地冻,早晚温度只有零度左右,医疗队三名医生一方面尽快适应气压较低、昼夜温差较大的高原气候,另一方面积极的融入到当地的日常生活当中,端正心态,平静心情,很快就开始了正常的工作节奏。 海北州第二人民医院是当地规模最大的二级甲等医院,位于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医院近几年经过院领导及职工们的不懈努力,经过各个单位的不断帮助,发展迅速。但受客观条件限制,医院硬件设施还不够完善,人才梯队建设还不够健全。医院只有一台双排CT,只能进行颅脑检查,手术室没有C型臂,手术中需要的器材如钢板螺钉等不全,这些条件严重限制了临床工作的开展。医疗队队员克服困难,在尊重临床客观条件的基础上尽最大努力开展工作,造福当地百姓。

    创伤骨科专业初向全医生积极开展新技术。应用MIPPO技术微创治疗一例多发骨折患者,受到了受援医院及家属的好评。 马青某,男,骑摩托车摔伤致左侧胫骨平台、左侧内、外、前踝粉碎性骨折入院。此类骨折治疗难度较大,关节内损伤手术要求很高,术前需要完善全面的辅助检查,但由于现有条件限制,术前仅有一张普通X光片,无法准确获得骨折的损伤类型;术中没有C臂,无法对术中操作给予有效指导,再加上所需器械材料又不齐全,在这种条件下要达到好的结果可以说难上加难。大家商量后建议患者转院治疗,但由于患者家庭较为困难,病人及家属态度坚决,拒绝转院,要求在二院继续治疗,即使不手术也要在当地保守治疗。我们心里明白,如果拒绝这个手术,这个家庭的顶梁柱以后必然面临残疾的结果。当地医院没做过此类手术,压力和责任落到了初向全医师身上。当机立断,毫不犹豫的术前准备,多个手术预案的设立,围手术期的精心处理等等一系列工作有序展开。伤后一周病人肢体肿胀减退进行了手术,术中微创切开,仔细探查,解剖复位,牢固固定,经过两个半小时的紧张操作,手术顺利结束,病人安返病房,大家这颗悬着的心也基本落地了。术后看着病人感激的笑容,周围医生们赞许的眼光,我们切实体会到责任的含义。


手术前后X光片

术后病人恢复良好

    马某某,回族,74岁,男性,干活时土墙翻倒砸伤致右髋部疼痛活动受限3小时入院。经过检查患者为老年性粗隆间骨折,这种疾病是老年最容易发生的骨折,有其专有的特点:1、老年人随着年龄越大,整个身体器官功能退化较厉害,病人常常伴有心肺等其他合并症,需要术前有完善的超声、CT、生化、心肺功能检查评估。需要心内、呼吸等等多学科协同治疗。2、术前、术后并发症发生可能性较大,坠积性肺炎、褥疮、泌尿系统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等并发症严重威胁病人生命安全。手术及麻醉风险大。3、本例病人为回族,正好在穆斯林的戒斋月,日出后不能进食、进水。4、此类病人手术时机不能拖太久,在完善术前检查的前提下伤后48-72小时手术是合适的。病人及其家人考虑经济及照顾方便等因素,怀着对山东专家的信任,强烈要求在州二院由山东专家治疗。但受医院硬件条件限制,例如手术中没有C臂透视机,术中打入螺钉的方向、长度很难把握,很有可能出现螺钉太长打入关节、螺钉太短把持力不足或者甚至出现螺钉打入外面可能,要想手术微创进行又要达到很好的效果可以说难度很大。初向全主治医师术前用听诊器、叩诊锤等对病人进行了详细的查体,根据医院现有条件做的相关检查,综合判断,认为手术虽然难度很大,但有可行性,如果病人转往西宁,路途的颠簸、手术时间的拖后等因素会使病人的风险会更大。在尊重病人民族习俗,尽最大可能保证病人安全的前提下,做了精细的术前准备,制定了详细的治疗计划。
 
术前X线片
 
    病人在伤后第三天由初向全医生主刀进行了右侧股骨粗隆间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自始至终贯穿微创理念,完整保存了骨折端的血运。术中骨折端解剖复位,根据术者经验尽可能的将螺钉打入合适位置和长度,打入螺钉后活动髋关节见固定牢固坚强。手术历时1小时余顺利完成。术后经过积极治疗,现在病人恢复良好。

术后X线片

 
    类似病人初向全医生已在当地医院带教做过多例,经过初向全医师的带教,当地医院医生已经能够顺利完成此类难度较高的手术。

    血管外科王明海医生从海北州当地民情出发,除了接诊自己本专业病人以外。帮助接诊常规普外科病人,会诊男性乳腺发育、肌间血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肠梗阻及肠瘘等疑难病例,台下指导胆囊切除、阑尾切除及疝修补等手术多台,主刀完成微创小切口阑尾切除及大隐静脉剥脱手术多台;多次开展普外业务培训及专业知识讲座;积极参与下乡义诊活动。王大夫在工作中发现结石性胆囊炎是门源普外科中的最常见疾病,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在绝大多数县级地区已普遍开展,他建议将来可在门源作为单病种收费疾病开展手术,既减小创伤,又恢复快、缩短住院时间,提高了医疗水平和质量,推动医院向更高层次发展。微创和介入手术水平基本就能体现一个医院的水平和层次。同时努力完善病理科建制,推动肿瘤科发展。树立特色科室和专业,建立品牌效应,以强带弱,以点带面,促进医院全面发展。



王明海医师手术中

 
    口腔科是海北州二院比较忙碌的科室。张军大夫真正开始工作时才发现,这和千医的专业细分完全不一样,不分口内口外口矫口腔修复等等亚专业,软硬件条件都比较匮乏,科室同时接诊口腔和耳鼻喉科患者,口腔方面以口外和口内疾病为主。张大夫通过与科室同事的沟通和讨论,发现当地居民的口腔保健意识相对缺乏,观念也较落后,乳牙和年轻恒牙的患龋率较高,早失情况严重,成年人的牙齿缺失后修复的比例也较低,口腔治疗的需求,特别是口腔修复的需求还是很大的,这也成了他在州二院工作的重点。 除了日常的接诊,张军大夫主要是开展了口腔修复专业方面的工作,以往需要或者是患者要求拔除的患牙,现在可以通过各种方法保留,从而维持患者颌面部的美观和咀嚼功能;由于过早失牙而导致的咀嚼功能丧失,继而影响全身健康状况的情况,现在也可以通过咬合重建的方法,重新帮助患者恢复咬合功能,以提高生活质量。目前在他的带动下科室可以开展铸造冠(钴铬,钛合金,贵金属)、烤瓷冠(钴铬,钛合金,贵金属)、全瓷冠的固定修复,纤维桩核,铸造桩核,塑料可摘局部义齿,铸造金属支架,全口义齿的制作。迄今为止,张大夫门诊接诊1000余人次,制作固定义齿100余例,活动义齿120余例,全口义齿10余例,完成门诊手术10余台;科室讲座8次,总计16课时。精湛的专业技术不仅让张大夫在患者中赞不绝口,而且还让门源电视台知道了山东来了位整牙专家,专门到州二院对张军大夫进行了报道。


 
 
    三、奉献篇
   
大家除了正常在医院开展工作以外,还把关注民生,无私奉献作为千医卫生援青的基线。从七月份开始陆续利用周末开展了数次千医援青海北义诊行活动。
 
    2016年7月9日,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第三批援青医疗队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到海北州边远牧区进行义诊活动。一大早,援青医疗队三位队员在医务部任健主任等同志陪同下驱车约一小时到达义诊地点,到达时已有许多乡亲在那里等候,义诊团队最快的速度投入工作当中。当天就诊病人病种较多,主要涵盖骨科、普外、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等病种,三位队员虽然有专业分工,但非本专业病人张军、王明海、初向全三位医师也依靠全面扎实的基本功给予了有效合理的诊治。海北州第二人民医院带去的血糖仪、血压计及超声机等检查设备为当地群众的就诊及查体提供了便利和保障。历时一天的义诊活动共接待就诊群众近二百人次,其中建议进一步去医院检查患者二十余人次。



 
 

 
    义诊期间,医疗队获悉临近村庄有一约中年男性截瘫患者,无法前来就诊,医疗队专程赶往患者家中。经了解患者为在外打工时受伤致胸12椎体骨折并截瘫,一直卧床并由其哥、嫂照顾,家庭条件较差。初向全医师给予患者仔细的检查,详细向患者及家人交代怎样预防下肢血栓及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鼓励患者用积极、乐观的心态生活。临行时医疗队向患者送去了慰问金。此次医疗队义诊活动得到了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


 
 
    伴随着山东省第三批援青干部的到来,我们千医的援青工作又增加了新的力量,这次援青队伍中首次增加了专业技术人员对口到各个州县医院全面帮扶海北州的卫生工作。千医急诊科季红同志也来到海北州二院,和千医医疗队共同为海北州卫生事业努力奉献。



 
 
    在前期四县观摩调研和全州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的基础上,卫生计生委尹红博副主任带领大家认真分析州情县况,查找工作方向,把关注民生,提升百姓健康作为我们的工作重点。在完成正常医院工作的基础上,从九月份开始陆续利用周末开展“卫生下基层,义诊送健康”的山东卫生援青海北义诊行活动。义诊活动的第一站选择了海北州刚察县的哈尔盖镇乡镇卫生院。我们千医医疗队也翻山涉水,从门源赶到刚察,来到了义诊现场,为刚察人民送健康。 刚察县是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辖县,全县总人口大约4万余人,其中少数民族占72.5%,藏族占63.38%,还有汉、蒙古、回、东乡等民族。绝大部分地区海拔在3300-3800米以上。年均温-0.6℃。哈尔盖镇位于刚察县东部,镇域内海拔3500米以上,是全省最大的牧业镇之一。



 
 
    这次义诊活动正好和聊城市卫生计生委组织的对口刚察卫生义诊活动合在一起,专家人数多,专业覆盖全。所以镇上的老百姓特别重视,整个卫生院被前来就诊的人群挤的满满当当,为了方便大家就诊,临时在门口建了一张导诊台,把病人快速分到各个专业。


 
口腔科的张军大夫正在认真的为患者问诊检查
 
    血管外科的王明海大夫也排查出了几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但是老百姓大多不接受手术治疗的方案,看来一些理念和思想还需要推动,但毕竟第一步是我们要发现问题。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测量了几个高血压的病人,高压在180mmHg以上的居然有四五个病人,看来高原高血压也是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这个可能和高原环境以及生活饮食习惯都有关系,下一步如果有机会应该做一下普调。一上午的时间在忙碌中很快就过去了,三个小时的时间接诊病人100多例,心血管和消化系统疾病在内科疾病中占到很高比例,骨关节疾病在外科系统占比较高,另外口腔疾病也很常见,内分泌疾病也不少。

    随着青海旅游业的发展,大量游客会涌入海北,各种高原病车祸外伤的增加也给州县各医院提出新的挑战。我们针对观摩走访摸查到的情况,把加强海北州急诊急救力量作为卫生援青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逐步落实完善。作为一名从急诊科走出来的医护人员,季红同志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先从急诊技能着手培训,理论联系实际,为海北州急诊发展梳理把脉,针对性提升专业水平。


 
    结语——千医援青医疗队大爱海北行,我们在路上!

    自五月份开展工作至今,医疗队已诊治接诊病人3000余人次,培训讲座10余场次,完成手术50余台,其中疑难复杂手术30余台,其中属医院首次开展手术11台。协助海北州卫计委构建起质控管理体系。下乡义诊6次。医疗队的工作也引起了州委州政府的关注,为了让更多的群众受益,海北州电视台专门制作了专题片《山东医生在海北》,把大家的优势专业推荐给海北州的老百姓。还有一个多月,医疗队就要结束了为期半年的援青工作,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将会继续在当地医院及山东对口支援青海干部组的支持帮助下,以山东省千佛山医院为坚强后盾,继续发扬千医精神,不断努力,在科室建设,人才培养及人文医院建设等方面下工夫。让我们的卫生援青工作真正落地,让当地百姓真实受益。

更多我院平台二维码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