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情暖人心 千医护理显人文

2016-12-19 17:08ICU一区

    一扇大门,连接着亲情,里面是至亲之人,外面徘徊着忐忑的心。

    一间房子,寄存了希望,里面争分夺秒抢救,外面心急如焚期待。

    ICU的日常,复杂繁忙,却充满希望,斗志昂扬。

    在这里,人文护理,其实就是尽情演绎,白衣天使的善良。

    ICU曾经收治过一位患者,我们都叫她小涵涵,三岁半,车祸外伤,导致双下肢严重损伤,伤口可谓惨不忍睹。更加令人同情的是,涵涵的妈妈因为这次车祸,失去了一只手臂,爸爸的小腿骨折。全科人看着可怜的一家人,无不怜悯叹息。甚至,大家自发组织捐款,为涵涵筹集医药费。你50,他一百。我们ICU的全体人员,都为涵涵的治疗费,贡献过一份力量。病床上的小涵涵,表情呆滞、痛苦。幼小的身躯,饱经摧残,刺激着所有人柔软的心。每当回忆这一切时,脑海中总会再现一副画面,令我热泪盈眶。画面里,有病重的小涵涵,还有病床边守护她的小护士。每天中午,涵涵的责任护士,先从大门外接过家人给涵涵送来的蛋羹,然后来到床边,趁热喂给涵涵。她会先用小勺仔细的将蛋羹捣碎,侧弯着身子,一点一点将蛋羹喂给小涵涵。专注的看着她细细的咀嚼,边喂边帮她拭去嘴角流出的口水和蛋渣。这时的涵涵,异常的乖巧,不哭不闹,努力咽下每一口蛋羹。两个人,就这样,静静的,不讲一句话,却感动所有人。这样的护理,很千医,也很人文。

    在这里,人文护理可以是一束同情的目光,望向忍受痛苦的患者。虽然,病人都带着气管切开或呼吸机无法讲话,但他们的心灵之窗从未关闭。ICU的患者,需要的不仅是优质护理,更多的是对患者隐私的保护,尊严的维护。从他们的眼神中,我可以读出痛苦、恳求、绝望或孤独。是的,这里的患者,需要更多的人文关怀。

    在这里,人文护理可以是一句暖人的话语,安慰一颗绝望的心灵。虽然无法用语言与他们沟通,但是,只要患者的听觉尚存,暖人的话语,便有一份治愈的力量。我们的语气尽量柔和,用词尽量得体。每一句话,都不忘记带上谦卑与尊敬。这是对ICU患者最基本的尊重。我们可以是女汉子,但是在患者面前,一定化身软妹子,为患者送去最温暖的关怀。

    在这里,人文护理,还可以是慎独。在别人看不见时,依然严格遵守操作流程。在ICU ,没有家属,似乎少了许多双监督的眼睛。所有的护理操作,对我们有了更高的要求。接触不同患者前,有没有严格执行手卫生?加药前,有没有执行手卫生?口腔护理,合格么?我们经常自问,我们,合格了么?值得自豪的是,这里的每一位兄弟姐妹,都可以成为行业的标杆,道德的楷模。大家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深深的影响了我,来到这里的短短四个月,便已熏陶了一身的浩然正气。是的,我们用一身正气,践行人文护理。

    如果不能增加生命的长度,那我们就要努力增加生命的厚度。文化,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也是一家医院,每个个人的软实力。一位医生,如果不曾意识到医学力量的有限,便无法在生命面前谦卑谨慎。悬壶济世的医者,不仅需要妙手回春的药方,还需要厚德载物的胸怀。专业技术是医护人员安身立命的基础,是获得患者信任的前提;而高尚的道德情操,则赋予我们一个更加宽广的胸怀,让我们有度量去包容别人无法包容的丑恶,让我们有力量,去化解别人无法化解的矛盾。

    有一种温和,大概是看着他们愠怒的脸庞,报以无言的微笑;听着喋喋的指责,报以平静的聆听,然而,心中波澜不惊。之后依然为他们翻身,清洁,无怨无悔。棱角,或许不再是善变的情绪与张扬的外表,执着的信念,坚持正义,尽职尽责,问心无愧,才是不能被磨平的棱角吧。

    平凡与忙碌,是我们工作的主旋律。在这里,多年如一日的坚守,忍耐千篇一律的疲惫。因为有信念与责任,从未选择离开。我们都还年轻,却已看过许多生老病死,悲欢离合,足不出院,就已走过万里长征。无数的夜晚,我们守候到黎明;无数的节日,我们奔波在路上;无数的风景,我们错过在春天里;无数的日子,我们在这里度过。然而,所有人都不曾后悔,青春的日子里,有这许多的故事经过。这群人的过往,没有跨过大江大河,没有去过许多地方。然而,却在生命与生命之间,架起桥梁。我们是生命的卫士。这样的青春,低调却也辉煌。

    幸运,自己走在这片希望的田野,欣赏着沿途的风光。偶尔有泪洒下,矫情却不悲伤。感谢青春,带我来到这个地方,看生命,美丽的模样。



 
更多我院平台二维码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