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2016-03-17 10:44急诊科
我们是一群平凡的护士,在千医急诊的每个角落都能看到我们忙碌的身影,我们每天迎接着各种各样的挑战。既可以一天处理18个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也可以一晚上抢救12个病号。但这,并不妨碍大家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2016年3月12日,急诊科组织了一场急救技能公益活动,大家像打了鸡血一样,利用自己的休班时间踊跃报名。活动选在植树节这天,故取名-灌溉生命之树公益活动,地点选在了流动人群较多且宽敞的门诊大厅。科主任和护士长亲自上阵,向群众普及心肺复苏的相关知识。群众闻讯赶来,并越聚越多,现场学习氛围非常浓烈。上到头发花白的老大爷,下到稚气未脱的小女孩,无论是谁,只要想学,志愿者无不倾囊相授。整个活动持续了2个多小时, 志愿者们纷纷表示:“我们累并快乐着”。于此同时,也留下了无数个感动的瞬间在急诊科传颂。
其中一位老人,从头到尾一直跟随着我们,直到活动结束,老人仍不愿离去,问及原因才知,老人是一名教师,曾亲身经历身边的人倒地,却束手无策,只能等待120的到来,老人的表情写满了遗憾。“你们的活动非常有意义,真的,要让更多的人受益”,老人的话让我们备受鼓舞,再苦再累,一切都是值得的。
另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说:“老伴已经放三个支架了,所以我一定得把心肺复苏学好”,我们像培训其他人一样,告诉他应注意的每个细节,如何判断意识、定位、按压等,可老人的体力明显达不到有效的按压频率,出于职业敏感,我们劝说老人:“大爷,慢着点,别把自己累坏了”。可老人不肯,脸上写满了倔强。根据多年的临床沟通经验,我们只能劝慰老人道:“大爷,只要尽您最大能力就好”,并不时的给老人以鼓励:“不错,大爷,做的不错”。5个循环后再次判断颈动脉搏动情况,当告诉老人:“若搏动恢复,您就抢救成功了;若搏动未恢复,…”下面的话还没等我们说完,老人猛然转身,擦了擦眼泪,迅速离开了现场。有那么几十秒,小组的人都沉默了。直到新的人群再次将我们包围。
曾几何时,我们做了世上那最温柔的人,为一朵花低眉,为一朵云驻足,为一滴雨感动。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也许有一天我们年轻的脸庞会慢慢老去,但那份被传递的爱却值得我们用一生去珍藏。

2016年3月12日,急诊科组织了一场急救技能公益活动,大家像打了鸡血一样,利用自己的休班时间踊跃报名。活动选在植树节这天,故取名-灌溉生命之树公益活动,地点选在了流动人群较多且宽敞的门诊大厅。科主任和护士长亲自上阵,向群众普及心肺复苏的相关知识。群众闻讯赶来,并越聚越多,现场学习氛围非常浓烈。上到头发花白的老大爷,下到稚气未脱的小女孩,无论是谁,只要想学,志愿者无不倾囊相授。整个活动持续了2个多小时, 志愿者们纷纷表示:“我们累并快乐着”。于此同时,也留下了无数个感动的瞬间在急诊科传颂。
其中一位老人,从头到尾一直跟随着我们,直到活动结束,老人仍不愿离去,问及原因才知,老人是一名教师,曾亲身经历身边的人倒地,却束手无策,只能等待120的到来,老人的表情写满了遗憾。“你们的活动非常有意义,真的,要让更多的人受益”,老人的话让我们备受鼓舞,再苦再累,一切都是值得的。
另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说:“老伴已经放三个支架了,所以我一定得把心肺复苏学好”,我们像培训其他人一样,告诉他应注意的每个细节,如何判断意识、定位、按压等,可老人的体力明显达不到有效的按压频率,出于职业敏感,我们劝说老人:“大爷,慢着点,别把自己累坏了”。可老人不肯,脸上写满了倔强。根据多年的临床沟通经验,我们只能劝慰老人道:“大爷,只要尽您最大能力就好”,并不时的给老人以鼓励:“不错,大爷,做的不错”。5个循环后再次判断颈动脉搏动情况,当告诉老人:“若搏动恢复,您就抢救成功了;若搏动未恢复,…”下面的话还没等我们说完,老人猛然转身,擦了擦眼泪,迅速离开了现场。有那么几十秒,小组的人都沉默了。直到新的人群再次将我们包围。

曾几何时,我们做了世上那最温柔的人,为一朵花低眉,为一朵云驻足,为一滴雨感动。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也许有一天我们年轻的脸庞会慢慢老去,但那份被传递的爱却值得我们用一生去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