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
2016-08-11 16:26神经外科八病区
前几天我在同事们无比羡慕的眼光中,整整连续休息了十七天,是我的婚假,或许用我们护士长说的更加贴切,这十七天是我“抢”来的。我在无比忐忑又兴奋,不安又期待中开始了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不可能有的如此长时间的假期。也许会有人问,就休息这么几天,还忐忑害怕的真是矫情,至于吗?我忐忑不安:我害怕在我美好的假期生活中要突然回到医院加班;害怕因为我长时间的离开而姐妹们不能休息;也害怕因为我的缺席导致我的护士长排班为难;我也期待兴奋,我终于可以离开医院离开这繁忙又琐碎的工作环境好好休息;可以陪伴自己的家人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也可以随心所欲约朋友而不至于让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我特别想用我最近读的一部小说来表达我这矛盾的心情。
小说总是能很好地表达出各种情感。悲伤快乐亦或是残忍温馨。《追风筝的人》这样残忍又美丽的故事让我感触颇深。主人公阿米尔出生在一个家境富裕的家庭,与朋友哈桑贫穷艰苦的成长环境形成了鲜明对比,就像一对反义词。但是这并不能阻碍哈桑成为一个正直、善良、忠诚的好伙伴。书中这样描写俩人的美好:“童年就像糖果的香味那样甜,那样美好,我的整个童年,似乎就是和桑一起度过的某个懒洋洋的悠长夏日,我们在爸爸院子里那些交错的树木中彼此追逐,玩捉迷藏,玩警察与强盗,玩牛仔和印第安人,折磨昆虫,追逐着风筝望着空中的飞鸟飞过而留下的痕迹,真希望那一刻可以定格在那一瞬间……”这是阿米尔心中最深最真挚的感情,然而生性软弱的阿米尔却做了令他后悔一生的错误选择导致好友哈桑被迫离开家园甚至后来的死亡。长大后的阿米尔感觉负罪累累,为了追逐他心中的风筝,找回“再次成为好人的路”,他成功救助了哈桑的孩子,让自己得到了救赎。
在《追风筝的人》中,风筝是一个象征,它是珍贵的友情,温暖的亲情,美好的爱情,也是忠诚,友善,勇敢与救赎。我觉得我们每一位医务工作者都是一名追风筝的人。对我们来说,风筝是爱心,是责任,是每一位病患的健康,是安全,是照顾与陪伴。
在医院这样一个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中,我有时会觉得好累好累,尤其在神经外科,好像每天总有抢救不完的病人,接不完的手术,打不完的针,换不完的液,做不完的口腔护理、会阴擦洗和吸不完的痰,病人的吃喝拉撒一样不落,翻身、擦浴、洗脸梳头……每一样每一样都会压在护士的肩膀上。有时我会和我的家人抱怨;我上班时都没有时间喝水上厕所。他们对此事非常不理解,也不相信:喝口水上个厕所几分钟的时间,你连几分钟的时间都没有吗?是的,因为我上班时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属于我的每一位病人,没有空余的一分钟属于我自己,所以我已经忘记了喝水,忘记了去洗手间。有时姐妹们会开玩笑,护士是万能的:会电脑,打字高手;会修各种机器,高大上;能应付各种检查和考试;会沟通;做宣教,事无巨细;会算账,不能有任何差错;会憋尿,我忍之忍之再忍之;能耐饿,我坚持坚持再坚持;能熬夜,整晚不睡觉;能早起,起的比鸡早;懂政治,懂历史,懂艺术,懂娱乐,懂法律……只要你能想到的,护士都能做得到。
既然这么辛苦,为什么要继续做护士呢?虽然我满身疲惫,但我依然热爱这份职业,或许是因为病人家属的一句话:姑娘你辛苦了,歇一会;也或许是因为我们将垂危的病人从鬼门关拉回来时他一个感激的眼神;也或许是某位昏迷病人眼睛中的一丝渴望与期盼……记得有一位十八岁的小伙子小安因为重度外伤住到我科监护室,双眼失明,多处脏器破裂,颅脑损伤,双下肢粉碎性骨折。这对于一个处于花季的小伙子来说打击是致命的。经过多天的抢救和治疗,小安终于可以能够表达自己意愿,他表达的第一句话的意思是,让我死,不要救我,我太痛苦了。姐妹们和小安一样难过,每天轮流开导他,照顾他,给他讲故事,逗他开心,小安终于也渐渐从悲痛中走了出来,有时甚至会逗我们开心了。出院时他的眼睛虽然还是看不见,双腿还是不能走路,可小安开朗了,快乐了,重新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小安临走时对我说,姐姐谢谢你们,其实虽然我看不见你们,但是我可以清楚的分辩出你们每一个人,因为我记得你们每一个人的声音。当时我的心就被这样一句话给狠狠撞了一下,工作中所有的疲惫与不甘仿佛瞬间消失。他看到了我们的付出,也感激我们的付出,我们被需要着,被召唤着,我们就是天使!我觉得对我们来说,这已经足够,或许这就是我们追逐的风筝。
风筝自由翱翔在天空,连接风筝的线却又如此脆弱。而这风筝线就像我们与病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如果风筝线坚韧又粗壮,病人信任我们,那风筝就会飞的又高又远,反之,风筝线就会断掉,风筝也不复存在。我们是追风筝的人,我们渴望我们追逐的风筝线坚固,这样我们就能够一直追逐我们心目中的风筝而不知疲倦,永不停歇!
小说总是能很好地表达出各种情感。悲伤快乐亦或是残忍温馨。《追风筝的人》这样残忍又美丽的故事让我感触颇深。主人公阿米尔出生在一个家境富裕的家庭,与朋友哈桑贫穷艰苦的成长环境形成了鲜明对比,就像一对反义词。但是这并不能阻碍哈桑成为一个正直、善良、忠诚的好伙伴。书中这样描写俩人的美好:“童年就像糖果的香味那样甜,那样美好,我的整个童年,似乎就是和桑一起度过的某个懒洋洋的悠长夏日,我们在爸爸院子里那些交错的树木中彼此追逐,玩捉迷藏,玩警察与强盗,玩牛仔和印第安人,折磨昆虫,追逐着风筝望着空中的飞鸟飞过而留下的痕迹,真希望那一刻可以定格在那一瞬间……”这是阿米尔心中最深最真挚的感情,然而生性软弱的阿米尔却做了令他后悔一生的错误选择导致好友哈桑被迫离开家园甚至后来的死亡。长大后的阿米尔感觉负罪累累,为了追逐他心中的风筝,找回“再次成为好人的路”,他成功救助了哈桑的孩子,让自己得到了救赎。
在《追风筝的人》中,风筝是一个象征,它是珍贵的友情,温暖的亲情,美好的爱情,也是忠诚,友善,勇敢与救赎。我觉得我们每一位医务工作者都是一名追风筝的人。对我们来说,风筝是爱心,是责任,是每一位病患的健康,是安全,是照顾与陪伴。
在医院这样一个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中,我有时会觉得好累好累,尤其在神经外科,好像每天总有抢救不完的病人,接不完的手术,打不完的针,换不完的液,做不完的口腔护理、会阴擦洗和吸不完的痰,病人的吃喝拉撒一样不落,翻身、擦浴、洗脸梳头……每一样每一样都会压在护士的肩膀上。有时我会和我的家人抱怨;我上班时都没有时间喝水上厕所。他们对此事非常不理解,也不相信:喝口水上个厕所几分钟的时间,你连几分钟的时间都没有吗?是的,因为我上班时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属于我的每一位病人,没有空余的一分钟属于我自己,所以我已经忘记了喝水,忘记了去洗手间。有时姐妹们会开玩笑,护士是万能的:会电脑,打字高手;会修各种机器,高大上;能应付各种检查和考试;会沟通;做宣教,事无巨细;会算账,不能有任何差错;会憋尿,我忍之忍之再忍之;能耐饿,我坚持坚持再坚持;能熬夜,整晚不睡觉;能早起,起的比鸡早;懂政治,懂历史,懂艺术,懂娱乐,懂法律……只要你能想到的,护士都能做得到。
既然这么辛苦,为什么要继续做护士呢?虽然我满身疲惫,但我依然热爱这份职业,或许是因为病人家属的一句话:姑娘你辛苦了,歇一会;也或许是因为我们将垂危的病人从鬼门关拉回来时他一个感激的眼神;也或许是某位昏迷病人眼睛中的一丝渴望与期盼……记得有一位十八岁的小伙子小安因为重度外伤住到我科监护室,双眼失明,多处脏器破裂,颅脑损伤,双下肢粉碎性骨折。这对于一个处于花季的小伙子来说打击是致命的。经过多天的抢救和治疗,小安终于可以能够表达自己意愿,他表达的第一句话的意思是,让我死,不要救我,我太痛苦了。姐妹们和小安一样难过,每天轮流开导他,照顾他,给他讲故事,逗他开心,小安终于也渐渐从悲痛中走了出来,有时甚至会逗我们开心了。出院时他的眼睛虽然还是看不见,双腿还是不能走路,可小安开朗了,快乐了,重新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小安临走时对我说,姐姐谢谢你们,其实虽然我看不见你们,但是我可以清楚的分辩出你们每一个人,因为我记得你们每一个人的声音。当时我的心就被这样一句话给狠狠撞了一下,工作中所有的疲惫与不甘仿佛瞬间消失。他看到了我们的付出,也感激我们的付出,我们被需要着,被召唤着,我们就是天使!我觉得对我们来说,这已经足够,或许这就是我们追逐的风筝。
风筝自由翱翔在天空,连接风筝的线却又如此脆弱。而这风筝线就像我们与病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如果风筝线坚韧又粗壮,病人信任我们,那风筝就会飞的又高又远,反之,风筝线就会断掉,风筝也不复存在。我们是追风筝的人,我们渴望我们追逐的风筝线坚固,这样我们就能够一直追逐我们心目中的风筝而不知疲倦,永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