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对人文的呼唤
2016-08-29 17:56急诊科
在远古时代,人们在土地上休养生息,如果得了疾病也只能听天由命,顺其自然。而现在,生老病死,每一环节几乎都可以用医学去改变。在今天医学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里我们应该感到高兴和欣慰,可是当我们在医院里经过治疗祛除疾病的时候却很少有欣慰感,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医学技术大有进步的今天,在医院的硬件设施大有改善的今天医患之间的问题却越来越多呢?
在当今飞速发展的医学中似乎缺失了什么,那就是人类人性的关爱——人文!病人求医时的焦急,孕妇分娩时的痛苦,老人临终时的恐惧,都是生命中最脆弱的时刻,最需要人性的关爱。医学应是最具人文精神的学科,一名医务工作者最基本的理念是关爱病人,尊重病人。对一名医务工作者来说,人文精神与悲悯情怀是始终不能缺少的美好品质。
为了完善现代医学的发展,为了响应我院“崇尚医学人文精神,做山东最好人文医院”的号召,我们急诊科的人文建设也早已开展起来,以人为本,全方位为患者着想。在工作中就有很多人文关爱的故事,常大爷是我们急诊科的老病号也是我们的老朋友,现在他和我们关系很融洽,但原来他的脾气可大了。记得常大爷第一次来我们科正值夜班最忙的时候,他左心衰急性发作,大汗淋漓、气促,不能平卧,我们边安慰边给予监护,吸氧,可是常大爷根本不配合,把电极片、吸氧管撕扯下来,拒绝治疗还抓伤了同事的手背,用脚踹了我们两位同事。常大爷的女儿在一边摇头一边说,以前在家就这样,这是换的第三家医院了,老爷子脾气很大,任何事都是由着自己性子来,不听劝。怎么办?强行给予治疗肯定会引起更大的反应, 老人发脾气会加重病情,不治疗病情又很危急。我和同事们一边为大爷擦汗一边为老人心理疏导,由于病情较重大爷不能支撑体位,我们一名护士便与老人背靠背支撑坐着,并不时的询问这样好点没有,姿势还舒服么,老人渐渐的平静下来。我们尝试着给老人建立静脉通路,大爷果然不反抗了,用上扩血管强心利尿药物,症状慢慢减轻,病情渐渐好转,我们又给老人倒水,更换被汗水湿透了的被褥……从那以后直到完全恢复出院,大爷再没有对我们发过脾气。
常大爷每次身体不适都主动要求“120”来我们千医急诊科,而且每次都是闺女闺女的喊我们,亲切的不得了。老人的孩子告诉我们,老人的定点医保不在我们千医,来我们医院每次都是自费,而且家也离我们医院很远。用他老人家的话说,我就喜欢你们这里,在你们这里看病我心里踏实舒服,有家的感觉。家的感觉,好温馨的词语,也是对我们急诊科人文护理的认可。
护理专业的创始人南丁格尔曾说,护士的工作对象不是冰冷的石块、木头和纸片,而是有热血和生命的人类。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就是:渴望被肯定,希望被重视,对于患者,也是如此。我们在工作过程中时常遇到难以沟通的患者或者不配合不理解我们工作的患者,需要我们去理解他们,去安慰他们,去帮助他们。要牢记患者身上无小事,所有患者均应给予真诚的关心、足够的重视。
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要站在患者的角度,认真倾听患者的心声,将心比心,用爱和宽容去感受每一种患者的情绪,用热情诚恳的态度让每一位患者产生安全感、亲切感和信任感。崇高源于微小,收获源自付出!我们要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心去呵护每一位患者,一声亲切的问候,一个关爱的眼神,一次友好的握手,甚至倒一杯水,递上一张纸巾,都蕴含着诚挚的热情。
古有杏林春暖,今有千医人文。我们孙院长曾说:“一个有人文情怀的医务工作者应该是有坚定的信仰,有敢为天下先的自信和勇气,有诚信、懂感恩,要有敬畏之心、责任心,把工作做成精品。”人文之路,道阻且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每一位医务工作者都能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怀着温暖人间的爱心、诚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去建设医学人文之路。让我们团结起来努力去贡献医学人文建设,让大爱千医在医学人文建设的道路上破浪前行,让大爱千医为山东人文医院的建设领航!
在当今飞速发展的医学中似乎缺失了什么,那就是人类人性的关爱——人文!病人求医时的焦急,孕妇分娩时的痛苦,老人临终时的恐惧,都是生命中最脆弱的时刻,最需要人性的关爱。医学应是最具人文精神的学科,一名医务工作者最基本的理念是关爱病人,尊重病人。对一名医务工作者来说,人文精神与悲悯情怀是始终不能缺少的美好品质。
为了完善现代医学的发展,为了响应我院“崇尚医学人文精神,做山东最好人文医院”的号召,我们急诊科的人文建设也早已开展起来,以人为本,全方位为患者着想。在工作中就有很多人文关爱的故事,常大爷是我们急诊科的老病号也是我们的老朋友,现在他和我们关系很融洽,但原来他的脾气可大了。记得常大爷第一次来我们科正值夜班最忙的时候,他左心衰急性发作,大汗淋漓、气促,不能平卧,我们边安慰边给予监护,吸氧,可是常大爷根本不配合,把电极片、吸氧管撕扯下来,拒绝治疗还抓伤了同事的手背,用脚踹了我们两位同事。常大爷的女儿在一边摇头一边说,以前在家就这样,这是换的第三家医院了,老爷子脾气很大,任何事都是由着自己性子来,不听劝。怎么办?强行给予治疗肯定会引起更大的反应, 老人发脾气会加重病情,不治疗病情又很危急。我和同事们一边为大爷擦汗一边为老人心理疏导,由于病情较重大爷不能支撑体位,我们一名护士便与老人背靠背支撑坐着,并不时的询问这样好点没有,姿势还舒服么,老人渐渐的平静下来。我们尝试着给老人建立静脉通路,大爷果然不反抗了,用上扩血管强心利尿药物,症状慢慢减轻,病情渐渐好转,我们又给老人倒水,更换被汗水湿透了的被褥……从那以后直到完全恢复出院,大爷再没有对我们发过脾气。
常大爷每次身体不适都主动要求“120”来我们千医急诊科,而且每次都是闺女闺女的喊我们,亲切的不得了。老人的孩子告诉我们,老人的定点医保不在我们千医,来我们医院每次都是自费,而且家也离我们医院很远。用他老人家的话说,我就喜欢你们这里,在你们这里看病我心里踏实舒服,有家的感觉。家的感觉,好温馨的词语,也是对我们急诊科人文护理的认可。
护理专业的创始人南丁格尔曾说,护士的工作对象不是冰冷的石块、木头和纸片,而是有热血和生命的人类。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就是:渴望被肯定,希望被重视,对于患者,也是如此。我们在工作过程中时常遇到难以沟通的患者或者不配合不理解我们工作的患者,需要我们去理解他们,去安慰他们,去帮助他们。要牢记患者身上无小事,所有患者均应给予真诚的关心、足够的重视。
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要站在患者的角度,认真倾听患者的心声,将心比心,用爱和宽容去感受每一种患者的情绪,用热情诚恳的态度让每一位患者产生安全感、亲切感和信任感。崇高源于微小,收获源自付出!我们要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心去呵护每一位患者,一声亲切的问候,一个关爱的眼神,一次友好的握手,甚至倒一杯水,递上一张纸巾,都蕴含着诚挚的热情。
古有杏林春暖,今有千医人文。我们孙院长曾说:“一个有人文情怀的医务工作者应该是有坚定的信仰,有敢为天下先的自信和勇气,有诚信、懂感恩,要有敬畏之心、责任心,把工作做成精品。”人文之路,道阻且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每一位医务工作者都能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怀着温暖人间的爱心、诚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去建设医学人文之路。让我们团结起来努力去贡献医学人文建设,让大爱千医在医学人文建设的道路上破浪前行,让大爱千医为山东人文医院的建设领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