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医院学习见闻

2016-12-29 14:31骨脊柱科

    欧美发达国家先进的技术、有序的社会我们很多人都已见识过,我也曾经在医疗科技领先的德国进修学习过,但我们的近邻——韩国,在经过了亚洲四小龙阶段的快速发展后,在脊柱外科领域有没有值得可借鉴之处还是挺让人困惑的。就是怀着这样一种忐忑的心情,三个月前我踏上了赴韩国学习的路途。
我学习的医院是位于首尔的仁济大学附属上溪白医院。该院脊柱外科以脊柱侧弯矫形为特色,保持着韩国国内脊柱侧弯手术量第一的地位,其领军人物是Suk教授,是世界上最早利用椎弓根螺钉进行胸椎脊柱侧弯矫形的医生,取得了非常好的矫形结果,结束了过去只能利用钩、棒来矫形但效果不理想的状况,在脊柱侧弯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是一位在世界范围内也有一定学术地位的教授。

    到达医院后首先见到了Suk教授。教授非常热情,其早年曾经留学美国,英语水平不错,向我介绍了科室的情况,以及科室日常作息时间、今后的学习工作安排后,就正式进入了学习模式。

    首先从门诊开始吧,他们的门诊病人都是预约制,由下级的基层医生转诊过来,都是约在不同时段,所以不会扎堆挤在同一时间来看病,因此门诊的工作虽然忙碌但有序。由各专业门诊的秘书和护士负责登记、接待、安排做检查,有许多像我们的导医帮助指引着去做检查。医院的行政、医护、后勤、护工、导医等工作人员都穿着不同颜色、不同样式的衣服,使人一目了然。每个人都彬彬有礼,尽可能的帮助每一位患者。整个门诊部秩序井然,排队概念深入到每一个服务环节,进了门诊大厅先在排号机取号然后等待挂号,抽血、拍片等等也都是先取号,然后坐在休息区静静的等候。虽然人来人往但却一点也不嘈杂,不管是问询还是人与人之间交谈,都是轻声细语,感觉就像又回到几年前在德国进修时的样子,而且等待电梯的人们也都是自觉的在电梯一侧排队等候。

    骨科患者的诊疗离不开影像学检查,但没有病人提着装满X光片、CT、磁共振的袋子来看病的。其它医院的影像资料都存在光盘里,患者在等待看诊时,门诊护士先将那些资料输进院内影像系统,而且整个韩国的医院都是兼容的,医生就像看本院的影像检查结果一样,从电脑上直接调出查阅就行,节省了患者的时间和费用。

    一个医生同时开两个诊室看诊,这两个诊室是相通的,先由助手简单问询患者的病史、症状等一般情况,录入电脑准备好后,医生再来看诊,这时下一个病人就已经在另一个诊室候诊了,助手就在那个诊室准备下一个病人的资料。医生就在两个诊室交替看诊,助手也在两个诊室分别提前做好下一个病人的准备工作,这样医生就可以节省下尽量多的时间与患者交流、查体检查,最大可能的让患者感到满意。同时患者对待医生的态度也都很尊敬,很多已经年纪一大把的病人见到医生都是首先鞠躬问好,看完病起身离开时也都是鞠躬道谢。医生问诊、查体也非常仔细,患者拿到处方后去药店买药,韩国医保也报销门诊的检查费、药费等,包括挂号费也报销,当然这是在有基层诊所医生的转诊单的前提下,如果没有患者就只能自费了,这样就避免了大病小病都挤在大医院的现象了。

    医院内病房对各科全部开放,本科的病房收满病人后,再有病人需要住院就安排在其它有空床的病房,保证病人都是住在正常床位上,而不必住加床。因此在早晨查房时经常会跟着教授穿梭在不同的病区查看自己的病人,因此给患者提供良好的住院条件。查房时,各个病区的护士长和管床护士也都跟随查房,便于医护之间及时沟通,更有利于病人的治疗、康复。病人的住院费用大部分也都由医保报销,剩余的一小部分有些回到单位还可以报销,或者是由自己投保的商业保险再报销。病房里有很多方便患者的设施,例如有多个轮椅,输液架也都配置滑轮,方便患者输液期间也可以自由移动,卫生间内也有许多固定在墙壁上的扶手、栏杆等,骨科病人术后需要的步行辅助器也很充足,病人的三餐都由食堂配好送到病房,既有营养又保证了安全。

    手术室也很规范。每台手术之前都要把标好手术部位、手术方式的图片打印出来,张贴在显著的位置,图上也写上患者的姓名、住院号、临床表现、查体阳性体征、检查结果、手术方式等,手术医师上台前都对照着图片再仔细复核一遍,住院医师大声的将患者的姓名、住院号说一遍,由麻醉医师、巡回护士核对后正式开始手术。手术过程中医护之间配合十分默契,手术进行到哪一步,需要什么器械,护士非常熟悉,总是能够非常及时的递到手术医师手中,甚至经常是手术医师还没有提出需要什么器械,护士就已经将下一步需要的手术器械拿在手中,随时准备递到手术医师手中,配合非常流畅,手术室的器械准备也十分充足,手术所需要的器械可以说是应有尽有,特殊部位需要的特型器械也都很完备,减少了手术操作中因工具不合适而带来的不必要麻烦,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相应的术中出血、创伤都减少了,更加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韩国的医生社会地位很高,医生收入也远远高于其他职业,但是职位竞争也十分激烈,大学医院这一层级里的医生们,在没有手术、门诊的时间,就是查阅文献、开展课题研究、撰写论文,不断提升自己。同时,韩国医生临床工作也很敬业,早交班是7点15分,由住院医师汇报新入院病人的情况,检查结果,手术时间安排,术后病人的影像片子,然后是教授们的点评、讨论。教授是9点开始看门诊,有时看门诊前还要做一台手术,由于手术有时连台做,没有时间吃午饭,就吃一块糖补充一下能量,有时晚上6、7点时也能在食堂看到一些教授的身影,匆匆扒拉完几口饭就赶着去做急症手术。

    科内学术氛围也很浓厚,科室每年都有数篇SCI论文发表,许多都是发表在国际著名杂志上。与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也很多,很多亚太区域的会议都是在首尔举行,在学习期间就曾跟随着参加了多次学术会议。他们的医生都有至少一次的去美国等发达国家做fellow的经历,甚至有些不止一次,他们在许多领域也都处在国际上的先进行列,与他们之间的英语交流不存在障碍,而且所有的会议,不管是国内会议还是国际会议,都是英语PPT展示,这也反映了他们已经达到相当的国际化程度。他们也很注重与中国骨科学界交流,在首尔举行的国际性会议上每次都能看到有受邀的中国医生做学术报告,教授也曾多次来中国参加会议、手术示范,并且提出了希望能与我们增加交流合作,甚至可以资助无法承担治疗费用的脊柱侧弯患儿去他们那儿手术。

    以上是我学习期间观察到的一些情况,由于时间相对比较短暂,看到的一些东西还比较肤浅,不一定正确,权当流水账式的描述一下韩国的医院见闻吧。但就个人而言,这次访学还是收获颇丰,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

更多我院平台二维码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