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人文关怀 护患关系变通途

2016-09-06 10:50心内一科

    从事护理工作将近四年了,在这段工作经历中,遇到过很多跟医务人员沟通不畅的患者,起初觉得这是患者自身阅历和性格使然,慢慢地开始领悟到其实更多时候,是我们未做到从患者自身的角度出发体会他的焦虑和苦痛,造成沟通不畅,导致患者对医务人员不满意,医务人员又经常感觉到无助和无奈。我想通过一件工作中遇到的小事,来与大家分享:当医患关系陷入僵局,我们迫切需要一个解决之道,“人文关怀”或许就是解开这个僵局的钥匙。

    张老师是一位济钢的退休工人,这次因为胸痛和心悸入院,发作时有心跳停顿感,每次出门都会随身携带速效救心丸等急救药物。那天我值夜班,已经接近午夜了,在巡视病房时发现老人还没睡,坐在床边,借着床头灯的光线在读报,床头桌上放着晚上的口服药,半片倍他乐克缓释片,这个药具有减慢心率、抑制心收缩力、降低自律性和延缓房室传导时间的作用。我随口问道:“大爷,晚上的口服药怎么没吃呀”,他放下报纸,透过眼镜上方看着我说,“这个药我不能吃,我看过说明书了,我的病不适合吃这个”,说着从床头桌的抽屉里拿出说明书给我看,“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慎用”几个字下面画着黑黑的粗线。接着他向我描述,经常会有一阵阵心慌的感觉,但会很快过去。我摸了他的脉搏,有频发的早搏,心率快。因为三年前在其他医院被诊断房室传导阻滞,多少度不知道,但是他一直记得这个名词。这次住院,医生让他服用倍他乐克缓释片,他就找护士要来了药物说明书,认真读过以后,就没有服过这个药物,也未向医生提起过这件事情,他不愿给医生留下一个“不听话的患者”的印象,每次护士发药给他,他都偷偷留起来,所以他的早搏一直没有很明显的改善。

    为了打消他对于倍他乐克缓释片的疑虑,巡视病房后我和值班医生一起仔细阅读了他的病历,他所说的那次心电图,没有找到,但是从最近几次做的心电图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来看,并未出现房室传导阻滞。值班医生和我一起去和他解释用药的原因,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和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确实是倍他乐克缓释片的禁忌症,但是从目前所能拿到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看来,Ⅱ度房室传导阻滞诊断还不能成立。在我们的耐心解说下,他终于放心地服药,休息了。

    这件事情之后,张大爷心慌的症状很快有了改善,和我们医护人员之间的关系很微妙地改善了。作为一名心脏病的资深病号,张老师有多次住院的经历,他所服用的药物,医生护士会告诉他治什么的,有什么不良反应,但是他一直保持着年轻时候什么东西都要了解透彻的习惯,任何药物他都会自己去查说明书或者百度用药说明,有几次发现医务人员和说明书上写的有出入,他渐渐形成了这样观念: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的病情,用药也要自己把握,医生开了处方,自己先进行研究,然后进行取舍。所以,医院换了几家,专家换了很多个,但是症状总是没有改善,反倒是自己对于病情和治疗越来越焦虑。通过倍他乐克缓释片这件事情,他重新建立了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主动和医生护士交流治疗的问题,对治疗方案的依从性大大提高,很快就好转出院了。

    出院后他多次打电话来科室,给我们送来问候和美好的祝福。还在新浪微博上给我们写了一封表扬信。



 

    通过这件事情,我也明白了,没有较真和偏执的患者,换位思考,谁又不想明明白白自己的病情呢。在工作中,还是要多关心患者,站到对方的角度去理解他,体谅他,接纳他,然后给予他专业的帮助才会被理解和接受。如果说沟通是医患关系的桥梁,那么人文关怀就是桥墩,以人文为本构建医患关系,僵局变通途。


更多我院平台二维码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