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职工培训心得体会
2016-08-29 14:37介入诊疗科
这个夏天,走出了校园,怀揣着梦想,即将翻开人生的新篇章。对于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我来说,这意味着人生的一次转变,这是从医学生到医生的转变,这是从单纯校园生活到复杂社会生活的转变,这是我必须经历且不能退缩的一次转变。首先,非常感谢千佛山医院给我们这些新职工提供了为期两周的入院培训,使我们对千佛山医院的历史、内涵和人文精神有了深刻的理解,对医院的各项规章和管理制度也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培训,我受益匪浅,感受颇深。
都说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我院自建院以来,几经波折,历经曲折,一步一个脚印,从小到大,经过一代代千医人的努力奋斗,脚踏实地,形成当今之规模,实属不易。听到许冬梅院长助理对我院发展史的讲述和总结,我深感作为新千医人肩上的重担,珍惜来之不易成果的同时,吾辈更当勤奋努力,将前辈的精神发扬光大,继续为千医的成长添砖增瓦。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听完老师对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的讲解后,我深刻体会到制度的重要性。制度不仅可以使医院有效正常的运转,更是实现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必要条件。每个人都要在制度的约束下工作,这样才能安定发展。同时,有效的规章制度也会提高我们工作的积极性,增强自身竞争力,形成良好的循环,进而促进千医的不断发展。
培训期间,医院还组织我们新职工进行了为期两天的素质拓展训练。通过拓展训练,新同事之间更加熟悉了解了彼此。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合作意识。虽然每一个拓展项目的侧重点不同,但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团队意识:一个团队,只有群策群力、相互信任、相互支持,才能达到共同的目标。团队,不是团伙,一个优秀的团队必须团结、信任和协作。每一次齐心协力的团结合作,每一次成功后的热情相拥,每一次总结会上的坦诚分享,都让我们彼此之间多了一份了解、一份亲切和一份友情。“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对待帮助自己的人,要有感恩的心,只有学会帮助别人,才会被别人帮助。
短短两天的拓展训练也许在我们人生的长河中微不足道,但确确实实让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团队的力量、相互扶持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无不感染着我们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通过训练不仅激发了我们每个人的潜能,还磨练了我们的意志,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入职培训过程中,来自山东省立医院的医学大家邵建华教授,用其近60年的行医生涯为我们诠释了何为医者仁心。教授的每句话无不打动我的内心。所谓医者,需心怀天下百姓,悲天悯人,治疗病痛。所谓大医精诚,“精”于高超的医术,“诚”于高尚的品德。解人之痛,暖人之心,方能称之为大医。邵建华教授表示,任何时候都不要三言两语打发走患者,要给予患者最大限度的帮助。“带着感情下病房,想着患者开处方”,这是邵教授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患者有多信任我们,我们的责任就有多大。德艺双馨,医德为先。医者仁心,只有胸怀仁爱之心,怜悯病人之疾苦,才能想尽办法为病人解除痛苦。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承担起社会应有的责任。做有德有品之人,做有担当的人,做懂得感恩的人。邵建华教授的从医生涯,给了我们很多启示,让我们明白了医学虽然是冷冰冰的知识,但医者可以是有温度的。
在如何成为人文医生,如何建设人文医院的问题上,孙洪军院长为我们做了完整的诠释。孙洪军院长说:“一个好医生要具备人文情怀、高超医术、团队精神和学习能力,而一家医院也要形成人文医院的文化氛围。”没有人文精神的医学是冰冷的,医学是技术和人文相结合的一门学科,不但需要高科技和技术,更需要人文滋养和人性牵引。人文就是始终以病人为中心。怜悯苍生,不为所动。医患之间的沟通不在于技巧,而在于发自内心。
尊重患者,敬畏生命,用心做事,把每一个诊疗流程都做成精品。这是每个千医人的做事目标。医生,首先要把学习放在重要位置,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同时,立德、立志。敢于吃苦,勇于创新。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
通过这次培训,我进一步熟悉了医院的发展方向、软硬件设施和各项规章制度,同时也理解了千医的文化和内涵。其次,我学到了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缺一不可。这次培训虽然短暂,但我所受的教育和启迪对我以后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向我传递着一种信息,即学习是进步的源泉、文化的根基。岗前培训只是入院学习的开始,接下来的工作将是一个不断长期学习的过程。我将以积极的姿态投身于千医的发展中,不断学习实践,不断提高自己,与千医共同成长。
都说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我院自建院以来,几经波折,历经曲折,一步一个脚印,从小到大,经过一代代千医人的努力奋斗,脚踏实地,形成当今之规模,实属不易。听到许冬梅院长助理对我院发展史的讲述和总结,我深感作为新千医人肩上的重担,珍惜来之不易成果的同时,吾辈更当勤奋努力,将前辈的精神发扬光大,继续为千医的成长添砖增瓦。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听完老师对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的讲解后,我深刻体会到制度的重要性。制度不仅可以使医院有效正常的运转,更是实现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必要条件。每个人都要在制度的约束下工作,这样才能安定发展。同时,有效的规章制度也会提高我们工作的积极性,增强自身竞争力,形成良好的循环,进而促进千医的不断发展。
培训期间,医院还组织我们新职工进行了为期两天的素质拓展训练。通过拓展训练,新同事之间更加熟悉了解了彼此。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合作意识。虽然每一个拓展项目的侧重点不同,但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团队意识:一个团队,只有群策群力、相互信任、相互支持,才能达到共同的目标。团队,不是团伙,一个优秀的团队必须团结、信任和协作。每一次齐心协力的团结合作,每一次成功后的热情相拥,每一次总结会上的坦诚分享,都让我们彼此之间多了一份了解、一份亲切和一份友情。“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对待帮助自己的人,要有感恩的心,只有学会帮助别人,才会被别人帮助。
短短两天的拓展训练也许在我们人生的长河中微不足道,但确确实实让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团队的力量、相互扶持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无不感染着我们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通过训练不仅激发了我们每个人的潜能,还磨练了我们的意志,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入职培训过程中,来自山东省立医院的医学大家邵建华教授,用其近60年的行医生涯为我们诠释了何为医者仁心。教授的每句话无不打动我的内心。所谓医者,需心怀天下百姓,悲天悯人,治疗病痛。所谓大医精诚,“精”于高超的医术,“诚”于高尚的品德。解人之痛,暖人之心,方能称之为大医。邵建华教授表示,任何时候都不要三言两语打发走患者,要给予患者最大限度的帮助。“带着感情下病房,想着患者开处方”,这是邵教授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患者有多信任我们,我们的责任就有多大。德艺双馨,医德为先。医者仁心,只有胸怀仁爱之心,怜悯病人之疾苦,才能想尽办法为病人解除痛苦。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承担起社会应有的责任。做有德有品之人,做有担当的人,做懂得感恩的人。邵建华教授的从医生涯,给了我们很多启示,让我们明白了医学虽然是冷冰冰的知识,但医者可以是有温度的。
在如何成为人文医生,如何建设人文医院的问题上,孙洪军院长为我们做了完整的诠释。孙洪军院长说:“一个好医生要具备人文情怀、高超医术、团队精神和学习能力,而一家医院也要形成人文医院的文化氛围。”没有人文精神的医学是冰冷的,医学是技术和人文相结合的一门学科,不但需要高科技和技术,更需要人文滋养和人性牵引。人文就是始终以病人为中心。怜悯苍生,不为所动。医患之间的沟通不在于技巧,而在于发自内心。
尊重患者,敬畏生命,用心做事,把每一个诊疗流程都做成精品。这是每个千医人的做事目标。医生,首先要把学习放在重要位置,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同时,立德、立志。敢于吃苦,勇于创新。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
通过这次培训,我进一步熟悉了医院的发展方向、软硬件设施和各项规章制度,同时也理解了千医的文化和内涵。其次,我学到了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缺一不可。这次培训虽然短暂,但我所受的教育和启迪对我以后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向我传递着一种信息,即学习是进步的源泉、文化的根基。岗前培训只是入院学习的开始,接下来的工作将是一个不断长期学习的过程。我将以积极的姿态投身于千医的发展中,不断学习实践,不断提高自己,与千医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