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关怀,我们在行动

2016-01-29 09:58肿瘤化疗科44病区

    临终关怀是针对生命处于临终阶段的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人性化关怀的特殊服务,包括在医院、社区、家庭医疗、护理及其他健康服务,以满足患者及家属的身体、心理、社会、文化及精神的需要。其目的既不是治疗疾病或延长寿命,也不是加速死亡,而是满足临终患者身心的需要,使其能舒适、安祥、有尊严的度过人生的最后时期。临终关怀不追求猛烈的、可能给患者增添痛苦的、或无意义的治疗,但要求医务人员以熟练的业务和良好的服务来控制患者的症状。

    在肿瘤科所有医护人员对以上这段文字有着深刻的理解,并慢慢渗透于工作中…
  
    在44病区,住着一位瘦骨嶙峋的老人,无力的躺在病床上,病魔一点一点侵蚀着他的身体,再也看不出老人刚来医院时的精神矍烁,风度翩翩的模样。老伴儿因为身体状况不能陪伴,女儿要工作又要照顾老人孩子,只能下班后晚上来待一会儿,请来的陪护老师憨厚朴实,可是经验有限,对医护人员的依赖性很强。针对该患者的特殊性,阮真护士长提出了全方位的临终护理模式,大家一起陪伴、照顾老人安度晚年。

    因怕老人缺少亲人的陪伴,感到孤单,科里的医生、护士每天都去病房报到,说会儿话;知道老人喜欢吃甜食,胡艳梅“偷偷”给了他两颗巧克力糖,老人脸上像开了花一样,他说:这两颗糖最甜,因为你们都想着我…。因老人过瘦,无论是什么压力都会很短时间内引起压疮,护士长与老人商量并得到允许,使用气垫床,骶尾部给予美皮康保护,并建立翻身卡,并亲力亲为定时为老人翻身拍背,协助倒尿、清理粪便及观察受压处皮肤,直到老人离世皮肤依然保护的很好。PICC是患者的生命通道,腹腔引流管是减轻患者腹胀痛苦的有效途径之一,各管路的维护我们都是床旁一对一现场指导,严格交接给各个班次,甚至包括老人的心理变化。因为老人不愿意麻烦别人,也不善于表达内心的想法,主管他的胡艳梅护士每每发现老人的表情不对时,主动与其沟通,耐心询问,找到问题的所在,缓解老人心中的压力,并在晨会交班中重点交代。护士长总是早来晚归去看望老人,特别是在下班后,对于发现的老人的问题及解决办法都会一一告知夜班人员,还会晚上打电话再次关注。我们也被护士长的责任心所折服,为老人尽心尽力做到自己最大的努力。所有的这一切,每天都在循环进行,显得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也许,护士,真的是上天派来的天使,忽略自己的付出,只为博得患者的舒心。

    只是,随着病情的不断恶化,老人还是离世了,就是那一夜,让我对临终护理有了新的认识。床旁接班时,老人的意识清楚,呼吸浅快,血氧饱和度只能维持在70%-80%,责任护士王怀翠示意我不要有任何的异常表现出来,以免给懂医学的老人造成恐惧。等出了老人的门,她才详细的讲解了老人一天的病情变化及处理措施和夜班该注意的事项。等全部交接完毕,过去再看老人时,老人不断的想要表达什么,我一边安抚患者一边猜测,最后才知道是要找医生要纸笔,我把纸笔交给老人去找值班医生王庆,老人纸上写着:宣告**。王庆和我都猜到了是不是老人表达的放弃治疗,可是,我们内心很纠结,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要问一句。恰好护士长过来看望,她看了看纸上的字,坐在凳子上握着老人的手,安慰老人别着急,看到老人不愿用面罩吸氧,但氧饱和度不到80%,憋喘明显,让我们关掉空调,开小窗保持病室空气流通,凉爽的室温似乎让患者慢慢静了下来。

    护士长看着老人的眼睛,轻声的询问:
    您想安静的离开,减少不必要的抢救?老人点头。
    家里的事情都安排好了?老人点头。
    好,我会给他们说您的心愿。老人不停的向护士长点头表示赞同,并使劲握了握护士长的手。

    看到这一幕,我内心一阵波动,老人的坚强出乎我的意料,护士长的从容与真诚更是让人心生敬意。孩子在一旁默默的流泪,知道了老人的心愿。直到7点多,才看到护士长从病房里走出来,那个背影,不仅仅有往日的威严,还有爱与责任,这份爱,对于患者是那么的有尊严。

    凌晨十一点,老人的生命将要走向尽头,我负责老人的抢救及家属的安抚工作。毕竟病房里还有心包引流、胸腹腔引流及病重患者,只好把10点去休息的搭档赵越叫出来继续值班。老人的孩子们把阿姨接来,我和王庆担心,阿姨是不是能经受住亲人的离别。我备好氧气、血压计和急救的口服药物。期间护士长打来电话询问了情况,一再强调照顾好两位老人的需求。阿姨看见老伴,情绪激动,我们不断的给予劝导安抚。可能老人也听到了阿姨的声音,最终安详的离开了。孩子们非常感激,要求自己为老人擦身更衣,我便留守病房看护阿姨。直到两点,老人的遗体由殡仪馆老师接走…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发展过程,而死亡是生命活动的最后阶段,帮助临终患者无遗憾的度过人生最后时期,同时给予其家属提供心理、社会及精神上的支持,使他们接受和适应即将失去亲人的事实。
    
    在护士长的带领下,大家团结协作,用爱心悄悄叩开了临终护理模式,为病房里以后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打开了四十四病区规范化全方位临终护理模式的大门。
 

更多我院平台二维码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