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间赛跑 与生死竞速
2017-11-28 10:37ICU二科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霍志刚的妻子来到重症医学二科,送来一幅超大的写着“医德堪崇,惠我重生”的牌匾及一面写着“华佗在世,起死回生”的锦旗,表示对所有医务人员的感谢之情。
2017年7月26号,对霍志刚的妻子来说,是一个惊心动魄的日子。急性大面积心梗,心跳呼吸骤停,霍志刚被疾病推到了生死边缘。科室张大夫会诊时,心内科抢救已经超过了30min,患者仍无恢复征象。撕心裂肺的哭喊在医护耳边一遍遍回响,“大夫,你一定要救他啊,求求你了” ,“老霍,你不能不能放弃,不能放弃啊”。就这样,在心内科团队及我科张大夫的配合下,抢救一直持续了2个小时。患者的心脏奇迹般地恢复了跳动,随后患者被转入了ICU二科。
入科后,立即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请心内科放置主动脉球囊反搏,持续升压药治疗。尽管如此,患者血压仍低至60/40mmHg,心源性休克难以纠正。此外,患者由于脑缺血时间过久,缺血缺氧性脑病严重,据临床经验,意识恢复的几率较低。尽管如此,为了给患者更全面的治疗,姜志明主任主持召开了多次病例讨论会,多次请心内科会诊,为患者制订适宜的诊疗措施。姜主任经常在下班后,仍在患者床边查看相关检查及治疗情况。
护理方面,病情观察,基础护理,IABP监测与护理,用药安全等等,繁琐却又极其认真的被执行着,尽可能减少霍志刚的痛苦,促进患者的舒适。
在经历了感染,心源性休克,反复高热等重重难关后,霍志刚终于跑过了时间,跑过了死神,向着稳定的方向发展,球囊反搏撤除,呼吸机试脱机……我们的付出有了回报。更令人振奋的是,霍志刚的意识开始恢复,我们向其问候时,甚至能发声表示回应。其妻子和儿子跟他说话时,还能含糊的回答。家属对我们的治疗非常满意,对我们医护人员产生了极大的信任。
然而,由于家属不能陪伴,疾病的痛苦,清醒了的霍志刚逐渐烦躁起来,经常在病房里大喊大叫,给我们的护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有时在病区外面,也能听到他的叫声。针对此情况,经姜主任提议,将患者转到了单间,为其提供了一个更安静的环境,减少刺激。除探视时间外,如果患者烦躁的厉害,可以允许家属进来进行短暂的安慰,缓解其焦虑的情绪。
霍志刚的家人也提供了巨大的家庭支持。病情不稳定时,其妻子和儿子吃住在病区外面的走廊,一呆就是一个多月。待其情况稳定后,其妻子每天两次过来送饭,每顿都要做新的。治疗期间,霍志刚的医保花费超过了规定额度,只能自费,霍志刚的老爷子将家里的房子卖掉,为其治病。其妻子对我们说:“非常感谢你们的付出,就算是自费,我们也很高兴,毕竟我们家老霍又回来了。”
最后,在全体人员的努力下,霍志刚经历了更换金属套管-试堵管-拔金属套管的过程,最终,生命体征稳定,意识清楚地转入普通病房,也是自科室成立为止,第一位拔除气管套管出科的危重患者,其治疗的成功,可谓是一个奇迹。
患者转科后,姜主任先后几次去病房探视,护士长也进行了随访,与患者及其家属间建立了非常重要的信任和融洽的关系,他儿子经常说:“我妈太累了,你们劝劝我妈休息休息,她不听我的话,而特别相信你们……”
如今,在普通病房内的霍志刚已经可以坐起,其奇迹般的恢复,除了心内科及时的抢救,我们医护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外,更重要的还有家属的全力支持以及在这期间建立的深深的信任和融洽的医患关系。家属送来的牌匾,是出自一位警察学院的教授之手,而这位教授,也将我们救治霍志刚的精神与医术,我们与患者家属建立的信任和融洽的关系当做材料,在学院里进行讲述。
或许,霍志刚只是我们抢救的诸多危重患者中的一员,但对整个家庭而言,却是全部。霍志刚的妻子说:
你们是华佗在世,有着起死回生的本领。
你们不仅救了他的命,更是救了我们一家人的命。
我知道这个过程很艰难,我清楚的知道姜主任及ICU二科的全体医护人员付出了怎样的艰辛,谢谢你们!
我们的团队很低调,可能不善于言辞,但是在每一次对待患者的时候,我们都尽全力做到精准,永不放弃。

2017年7月26号,对霍志刚的妻子来说,是一个惊心动魄的日子。急性大面积心梗,心跳呼吸骤停,霍志刚被疾病推到了生死边缘。科室张大夫会诊时,心内科抢救已经超过了30min,患者仍无恢复征象。撕心裂肺的哭喊在医护耳边一遍遍回响,“大夫,你一定要救他啊,求求你了” ,“老霍,你不能不能放弃,不能放弃啊”。就这样,在心内科团队及我科张大夫的配合下,抢救一直持续了2个小时。患者的心脏奇迹般地恢复了跳动,随后患者被转入了ICU二科。
入科后,立即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请心内科放置主动脉球囊反搏,持续升压药治疗。尽管如此,患者血压仍低至60/40mmHg,心源性休克难以纠正。此外,患者由于脑缺血时间过久,缺血缺氧性脑病严重,据临床经验,意识恢复的几率较低。尽管如此,为了给患者更全面的治疗,姜志明主任主持召开了多次病例讨论会,多次请心内科会诊,为患者制订适宜的诊疗措施。姜主任经常在下班后,仍在患者床边查看相关检查及治疗情况。
护理方面,病情观察,基础护理,IABP监测与护理,用药安全等等,繁琐却又极其认真的被执行着,尽可能减少霍志刚的痛苦,促进患者的舒适。
在经历了感染,心源性休克,反复高热等重重难关后,霍志刚终于跑过了时间,跑过了死神,向着稳定的方向发展,球囊反搏撤除,呼吸机试脱机……我们的付出有了回报。更令人振奋的是,霍志刚的意识开始恢复,我们向其问候时,甚至能发声表示回应。其妻子和儿子跟他说话时,还能含糊的回答。家属对我们的治疗非常满意,对我们医护人员产生了极大的信任。
然而,由于家属不能陪伴,疾病的痛苦,清醒了的霍志刚逐渐烦躁起来,经常在病房里大喊大叫,给我们的护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有时在病区外面,也能听到他的叫声。针对此情况,经姜主任提议,将患者转到了单间,为其提供了一个更安静的环境,减少刺激。除探视时间外,如果患者烦躁的厉害,可以允许家属进来进行短暂的安慰,缓解其焦虑的情绪。
霍志刚的家人也提供了巨大的家庭支持。病情不稳定时,其妻子和儿子吃住在病区外面的走廊,一呆就是一个多月。待其情况稳定后,其妻子每天两次过来送饭,每顿都要做新的。治疗期间,霍志刚的医保花费超过了规定额度,只能自费,霍志刚的老爷子将家里的房子卖掉,为其治病。其妻子对我们说:“非常感谢你们的付出,就算是自费,我们也很高兴,毕竟我们家老霍又回来了。”
最后,在全体人员的努力下,霍志刚经历了更换金属套管-试堵管-拔金属套管的过程,最终,生命体征稳定,意识清楚地转入普通病房,也是自科室成立为止,第一位拔除气管套管出科的危重患者,其治疗的成功,可谓是一个奇迹。
患者转科后,姜主任先后几次去病房探视,护士长也进行了随访,与患者及其家属间建立了非常重要的信任和融洽的关系,他儿子经常说:“我妈太累了,你们劝劝我妈休息休息,她不听我的话,而特别相信你们……”

如今,在普通病房内的霍志刚已经可以坐起,其奇迹般的恢复,除了心内科及时的抢救,我们医护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外,更重要的还有家属的全力支持以及在这期间建立的深深的信任和融洽的医患关系。家属送来的牌匾,是出自一位警察学院的教授之手,而这位教授,也将我们救治霍志刚的精神与医术,我们与患者家属建立的信任和融洽的关系当做材料,在学院里进行讲述。
或许,霍志刚只是我们抢救的诸多危重患者中的一员,但对整个家庭而言,却是全部。霍志刚的妻子说:
你们是华佗在世,有着起死回生的本领。
你们不仅救了他的命,更是救了我们一家人的命。
我知道这个过程很艰难,我清楚的知道姜主任及ICU二科的全体医护人员付出了怎样的艰辛,谢谢你们!
我们的团队很低调,可能不善于言辞,但是在每一次对待患者的时候,我们都尽全力做到精准,永不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