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蝴蝶兰

2017-01-10 16:2748病区

    这是一个与往常没有区别的日子,大家依然忙碌在各自的岗位上。心内2科48病区护士站却意外的收到了一封特殊的礼物。说它特殊,是因为礼物的主人是一位刚去世不久的患者的家属。这份礼物是两盆娇艳欲滴、生机盎然的蝴蝶兰。看着这份特殊的礼物和两张格外熟悉的面孔,我们不禁回想起老人住院的点点滴滴。

    事情要从2016年12月3日讲起。87岁的沈奶奶因“冠心病,高血压(3级),慢性肾脏衰竭4期”入住本病区。由于老人年龄大,病程长,并发症较多,病情一直不稳定,引起了主任及护士长的关注,当天便开会讨论治疗和护理方案,要求尽最大努力改善心脏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家属深知沈奶奶病情危重,为了能多些时间陪陪老人,家属拒绝转去CCU治疗。护士们便将其安排在离护士站最近的病房。为了减轻老人卧床的痛苦,护士长及责任护士手把手指导家属翻身扣背,大小便护理,管道护理,皮肤保护等。住院期间沈奶奶持续心电监护,静脉泵入的药物几乎从未间断,然而随着病情的进展,沈奶奶全身水肿,胸闷憋喘的症状日益加重,因为外周静脉无法触及,建立静脉通道成为一大难题。在反复斟酌后,医生建议沈奶奶留置穿刺锁骨下中心静脉导管,但家属不愿其受苦,再次选择拒绝。责任护士许长红凭借自己过硬的穿刺技术,费尽周折,终于在重度水肿的上肢留置了两个静脉通道,给老人的后期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那段时间无论我们哪位护士当班,重点之一就是保住“来之不易”的两条留置静脉通路。沈奶奶住院期间大家还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陪老人说说话、读读报,希望能为沈奶奶减轻哪怕一丝丝的痛苦。这一切家属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每次巡房后家属都会微笑着说声“谢谢”。

    沈奶奶有5个女儿,有在北大医学院任教授,也有在地方机关工作,尽管都已年过六旬,却都寸步不离地守在母亲的床前,悉心照料,发生在老人身上的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沈奶奶的女儿们有一个厚厚的本子,里面记录着她的点点滴滴,小到吃什么药喂了几毫升水,大到病情变化,堪比我们的护理记录单。她们说:“我们也在北京和青岛的医院治疗过,你们这里无论是专业治疗还是护理技术、服务态度都是很让我们信任的,也令我们非常感动,真的像家一样的。你们做得真得很好!谢谢!”这几句简单的话无疑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也是最好的礼物。

    沈奶奶的病情急转直下,各种抢救也没有将其挽留住,12月29号凌晨,沈奶奶在女儿的怀里安然辞世。即使见惯了生离死别,大家依旧感到深深的悲痛。

    然而沈奶奶的故事却没有就此结束。在料理完沈奶奶的后事,老人的两个女儿又出现在病区。这次她们带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她们拉着主任及护士长说:“在妈妈最后日子里,我们见识到了医护人员的辛苦、平凡和伟大。妈妈曾经嘱咐我们不管最后结果如何,都要感谢你们所付出的艰辛,感谢在生病期间的照顾,谢谢你们……。”家属郑重送来两盆生机勃勃的蝴蝶兰,它饱含着患者和家属对我们工作的认可、感激,让我们感到无比温暖,也同时提醒我们每一名医护人员:医患关系并不是一道不可破解的难题,它需要的是医护人员以高度的专业技能、责任心、耐心为前提进行打造,患者们也一定能感受到医护人员的用心。医院这个特殊的地方一定能够出现更多互相理解、互相温暖的暖流。

    红色的蝴蝶兰象征着忠诚、智慧、理性、美德,这是对我们医护人员极大的褒奖,也坚定了我们继续打造人文医院的信念。学会感恩,感恩彼此!





 
更多我院平台二维码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