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之前先学做人

2017-06-23 18:03五十五病区

    5月份的病区科务会上,护士长郑重地向我们推荐《匠人精神》这本书,让所有护理人员轮流传阅,看完写读后感,并在晨会上分享所感所得,我有幸第一个读到了它。

    看到这本书的第一眼就被他的外包装所吸引,带着好奇和领导布置的任务通读了这本书,与其说用自己的话表达对这本书的观后感不如用书中的一句话来替我表达:要想把事做好,先要把人做好。这本书讲述了如何培养一名一流的工匠,也可以理解为如何培养一个人的基本素养,核心就是匠人须知30条,这30条通俗易懂,没有深奥难理解的话,都是我们老生常谈的句子。

    比如第一条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先学会打招呼,打招呼看似与我们护理没有关系,但是打招呼会拉进我们与患者之间的距离,能活跃我们紧张工作的气氛,愉快的打招呼意味着美好的一天的开始,我现在才明白为什么领导也同样要求我们互相打招呼。能够热情的与人打招呼,也一定能够热情的与人交流,这一点在我们一个同事身上就有一个很好的说明。

    我觉得这本书从前言开始到最后一直给我们传授正能量,前言说了一流的匠人,人品比技术更重要,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匠人,也适用于各行各业,有一流的心性必有一流的技术,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先是一个开朗的人、随时准备好工具的人、注重仪容的人、乐意打扫厕所的人……看似打扫厕所也与我们没有关系,但读了这句话你就会对打扫厕所有了重新的看法,“一个人无论多么有才能,如果傲慢自大,都无法为他人带来幸福,而让人变谦虚最快的捷径就是打扫厕所,无论多么脏的厕所,只要认真打扫,就能把他变的像新的一样干净”你看这是多么接地气的道理,仿佛就说到了我们内心深处。如果一个傲慢的人连厕所都能打扫的跟新的一样,还有什么事是不能做到的呢。
    
    匠人须知第二条说了“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先学会联络、报告、协商”,这一点对于我们护理工作是多么的重要,联络让我们信息通畅,明白自己的工作职责;报告,让我们发现问题能够及时应对,协商,让我们能及时有效的解决问题。如果在工作中我们自我封闭,不与医生联络,不与领导报告、协商,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后果不堪设想。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不会让周围的人变焦躁的人,那些让周围的人变得焦躁的人,多半是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会考虑别人感受的人。这些简单的文字真实苛刻的把我们内心深处的不堪摆在了桌面上。揭露了我们内心隐藏的丑陋,同时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替他人着想可能会很累,但习惯了这么做,就会感动对方、感动自己,以此来提升自己的技术和品格。
    
    融入集体生活、关心他人、练好基本功、认真行事、善于思考,甚至“当一次傻瓜”……这些我们每天都在说,当然这里的傻瓜指的是拥有自身硬件的人,更要谦虚,这样才能学会更多,让自己更充实,可是真正执行起来却不容易,读了这本书我们就会发现这些简单的道理对于实现那遥不可及的梦想是多么的重要。匠人精神与其说是一种精神不如说是一种力量,一种引领我们前行的动力。

    这本书通俗易懂不易行,没有赘述,对于我来说字字都是经典,人生全部都是自己的时间,当我们毫无保留、热衷投入、竭尽全力的时候,就会有所感动。这些简单的文字传达给我们的就是怎样锻炼自己的修行,培养自己的素养,展现自己成功的潜质。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深体会到所有美好的东西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通过点点滴滴积累,简单的事情反复做,直到做到极致,才会功到自然成。                                     
更多我院平台二维码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