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护理在口腔科门诊护理中的应用

2018-03-22 14:33口腔门诊

    口腔疾患是我国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率达到90%以上,由于其特殊的治疗环境和治疗方法,患者普遍存在就医恐惧心理。故口腔疾病诊治中的人文护理十分重要,它渗透于口腔疾病诊治的全过程。良好的人文关怀,可融洽护患关系,增加患者抵抗疾病的信心和希望,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口腔科在人文护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患者的恐惧心理。

    注意保持环境整洁,及时清理治疗台及地面上的血迹污物,保持室内安静,避免不良刺激;护士着装整洁、仪表端庄、举止大方、微笑有礼地接待患者,主动与患者打招呼,询问患者的需求和病情,使其更好地配合治疗;其他注意事项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患者配合,尤其是小儿患者多鼓励、表扬,适时地采用积极的暗示心理疗法,不用恐吓和强迫手段。

    对不同年龄阶段患者给予针对性的人文护理。老年患者多数行动迟缓,反应迟钝,并常伴有全身性疾病。护士主动搀扶患者至牙椅上,治疗过程中使用吸唾器或将牙椅调至坐位,以便其吐唾液或漱口,并及时轻轻擦去其脸上的血迹、污迹;治疗完毕协助患者缓慢坐起,并搀扶至休息处,嘱其休息后方可离开。中青年患者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学习和工作都较繁忙,易焦虑,情绪强烈而不稳定,这就需护士的耐心疏导。实行电话预约制,尽量减少患者就诊、候诊的时间;建立回访咨询,及时进行术后随访,了解疾病恢复情况,提醒患者定期复诊,使患者得到良好的连续性服务,满足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需要。年龄小的患儿,常有恐惧心理,给予其爱抚,以缓解紧张情绪,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对勇于治疗的患儿,奖励一些小礼物,以增强患儿主动接受治疗的勇气,调动其治疗积极性。

    护士的关怀和指导,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安慰和支持。所以,应充分发挥语言及行为的影响力,交谈时要充分考虑患者的文化程度,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免使用医学专业用语。接诊时应用一些诙谐幽默的语言和肢体动作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如老年患者应根据其衣着、外貌特点给予一个比较尊重的称呼等,对于年纪小的患者则用“ 勇敢、可爱”等字眼表扬。话题不妨从患者的衣着、气色、天气等谈起,从不同角度满足患者的心理,拉近护患间的距离,给患者以亲切感。护士用言语表达对其病痛的理解和关怀,这样富有爱心、充满人性化的沟通和情感抚慰,稳定了患者的情绪,也利于患者配合治疗。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文化素质和修养的不断提高,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口腔疾病治疗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所有的一次性用品护士应当在患者面前开封,如齿科盒、手套等,高压灭菌后的高速涡轮机的密封袋也应和患者共同检查消毒日期并开封,戴手套的过程在患者面前完成,而漱口杯也要在患者面前更换。所有诊疗器械和物品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和灭菌的要求,有效防止交叉感染。让患者参与到治疗准备工作中来,彻底打消患者的疑虑,使其积极放心地配合治疗。

更多我院平台二维码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