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骨创伤科开展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

2024-11-29 09:11骨外科-骨创伤外科

近日,医院骨创伤外科在王平山主任的指导下,手足显微外科专业组崔宜栋医生成功为一例乳腺癌术后继发右上肢淋巴水肿的患者实施了“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术后患者肢体肿胀明显减轻。

 

病情简介

76岁的张阿姨3年前因“乳腺癌”于外院行“右乳腺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术后辅以放化疗,术后半年出现右上肢水肿,近两年水肿逐渐加重,于当地医院行保守治疗效果欠佳。现患者右上肢水肿进一步加重,皮肤角质化、增厚、变硬,Stemmer(+),右肩关节、肘关节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为求进一步诊治于医院就诊。入院后崔宜栋医生进行了详细的查体,结合相关检查,诊断为:右上肢淋巴水肿(Ⅲ期)。

根据患者的情况,崔宜栋医生对患者进行了详细的术前评估,排除手术禁忌后,决定给予患者行“右上肢淋巴管-静脉吻合术”。崔宜栋、刘华医生、张衍辉、刘启彬几位医生术中吻合0.2-0.5mm的淋巴管-静脉15根,手术时间在四个半小时左右。术后即可见到患肢肿胀开始消退。术后经过淋巴水肿门诊袁越护士长的综合消肿治疗,进一步巩固疗效,患者获得了良好的恢复。

 

 

术前右上肢肿胀明显

 

术前淋巴管定位

 

术中淋巴管造影

 

术后刀口情况及肿胀消退

 

淋巴水肿主要是由于外部及自身因素导致机体某些部位的淋巴液回流受阻,液体在组织间隙异常增多。根据淋巴水肿的病因学可将淋巴水肿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常见发病部位包括小腿、上臂、生殖器和颜面部等,临床症状早期以水肿为主,晚期以组织纤维化、脂肪沉积和炎症等增生性病变为特征。

淋巴管-静脉吻合术通过重建肢体的淋巴液的回流通路,改善淋巴回流,有效减轻淋巴水肿,术后效果明显。患者术后结合综合消肿、肌内贴扎、体外冲击疗法等特色技术,可进一步缓解临床症状,提升生活质量。

更多我院平台二维码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