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1
2022-07-26 10:49
患者姓名: 韩* 性别:女 出生日期:1954.01.21
就诊日期:2019.4.9 初诊、复诊 初诊 发病节气:清明
主诉:阵发性头晕、目眩、耳鸣1年余,加重3天。
现病史:阵发性头晕、目眩、耳鸣,重则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肢冷汗出。平时间断口服全天麻胶囊、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等药物,头晕时轻时重。近3天因受凉后出现头晕、目眩,旋转不定,恶心、呕吐,如坐舟船,在市医院门诊输天麻素注射液、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等药物,症状缓解不明显,现症见: 头晕、恶心、呕吐清稀痰涎,双目紧闭,畏寒怕冷。
既往史:无 ;过敏史:无
体格检查:舌质暗淡,苔白腻,脉沉细。辅助检查:无
中医诊断:眩晕
证候诊断:肝寒犯胃,浊阴上逆
西医诊断::美尼尔氏病
治 法:暖肝散寒,和胃降逆。
处 方:吴茱萸汤加减:
吴茱萸 15 g,生姜 30 g,党参 15 g,大枣 6 枚,姜半夏12 g,茯苓 9 g。
复诊:服完 3 剂后头晕目眩明显减轻,未再恶心、呕吐,已能睁眼,仍畏寒,四肢不温,心下痞满。上方去茯苓、姜半夏,减吴茱萸为 12g,加干姜 12 g
,炒白术 12 g,炙甘草 9 g。继服 7 剂后愈。
心得体会:眩晕在临床上以痰湿中阻、肝阳上亢、肾精不足及气血亏虚为常见,而本病反复发作 1 年余,近因受凉而诱发,且畏寒怕冷,呕吐清稀痰涎,结合舌脉辨证为肝寒犯胃,浊阴上逆证。《黄帝内经》曰: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此病人辨证为肝寒,正是“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的最好体现。因肝寒犯胃,中焦受阻,升清降浊失调,导致浊阴上逆,清窍不利,故眩晕反复发作。方用吴茱萸汤暖肝散寒,和胃降逆,加茯苓升清,姜半夏降浊,以恢复脾胃升降功能
。服药后头晕目眩明显减轻,呕吐已止,因仍畏寒、四肢不温,心下痞满,为中
阳亏虚不能温养四末,故去姜半夏、茯苓,合理中汤以加强温补之力而收全功。